2013年2月7日星期四

乌梢蛇


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国外未见报道。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可入药。
乌梢蛇:人称乌蛇、水律蛇、乌梢鞭、一溜黑、乌药蛇等。成蛇体躯长达到2米,背面颜色由绿褐、棕褐到黑褐,也可分为黄乌梢、青乌梢和黑乌梢,有两条黑线纵贯全身,此黑线在成年蛇的身体部逐渐隐色。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作过详尽的说明。在当时社会,乌梢蛇以其独有的食、药、保健疗效,再一次被人们认识。传统的药中的乌蛇即为本蛇的干品,皮可独立炮制"乌蛇酒"或"乌蛇胆酒",此蛇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母蛇每次产卵7-30枚,孵化期为45-50天。[1]

药用价值
【摘录】《中国药典》
拉丁文名:ZAOCYS
别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南蛇。
药物基源:该品为脊索动物门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我国南方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其次安徽、河南的南部也有分布,但产量很少。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头在中央,盘成圆盘状,干燥。 
炮制方法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每100kg乌梢蛇 ,用黄酒20kg。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
9 ~12g。或者研粉吞服1钱,入煎剂用3钱。也可泡酒。 
贮藏条件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制药应用
骨王葫芦贴主要成分:藏红花、乌梢蛇、海马、藏当归、制川乌、麝香、独一味、透骨草、三七、冰片、青稞酒、磁石等。 
鉴别方法
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
炮制真假乌梢蛇鉴别
炮制后的蛇体多呈圆盘状,盘径13~16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细鳞。背部高耸,俗称"剑脊"。背鳞行数为偶数。头扁圆、似龟头,与颈部区分明显。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眼大但不塌陷而有光泽。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气腥,味淡。质坚硬。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地坚实为佳。
常见伪品:
灰鼠蛇:呈盘状,头颈部与蛇身为棕色,上唇鳞8片,下唇鳞2~3片,背鳞行数为奇数,平滑,尾短。
王锦蛇:呈盘状,头背部鳞中央呈黄色、边缘具黑色斑纹,蛇体背部黄色横纹,上唇鳞8片,鳞缘具黑斑,背鳞行数为奇数,体后尾具有黑色纵线纹,尾稍长。
滑鼠蛇:呈盘状,颈部与蛇身为棕色,上唇鳞8片,背鳞行数为奇数,平滑,尾短。
黑眉锦蛇:蛇体背部灰棕色,具有黑色斑纹,头侧眼后具黑眉线,上唇鳞9片,颊鳞1片,背鳞行数为奇数,体后有4条长纹伸至尾端,尾稍长。
玉斑锦蛇:呈盘状,头背部具大块黑色斑纹,蛇体背部中央有一行黑色菱形斑,上唇鳞7片,颊鳞1片或缺,背鳞行数为奇数,背部鳞片平滑,尾粗短。
赤链蛇:呈盘状,头背部鳞缘具红色斑纹,蛇体背部黑色,具有60以上狭窄横斑,上唇鳞8片,颊鳞1片入眶,背鳞行数为奇数,头顶棕黑色,鳞缘红色,颅顶鳞有黑纹,左右斜向颈侧呈"人"字形,蛇头短而扁平,眼多下陷。尾部渐细。
红点锦蛇:呈盘状,头背部具有不规则的倒"V"形黑斑纹,蛇体背侧具黑色纵线纹,上唇鳞7片,颊鳞1片,背鳞红棕色,密缀黑色方斑,尾下正中线为黑棕色,两侧呈乳白色。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主含蛋白质和脂肪. 药理作用:实验证明:蛇血清(包括乌梢蛇、松花蛇及五步蛇血清)对小白鼠次全致死量或二倍致死量五步蛇毒的注入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注射五步蛇毒的小白鼠给予蛇血清后,可使其凝血时间正常;每毫升五步蛇血清可灭活五步蛇毒5毫克;注射后10分钟再注射蛇血清,对小白鼠亦有保护作用. 
临床报道
1。治疗中风 黄芪60g,党参、赤芍、桃仁各12g,当归、川芎、红花、地龙、乌梢蛇各10g,丹参30g,胆南星6g,川牛膝15g .水煎两次取500ml,分2次温服, 每日1剂.治疗44例,基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15例,好转17例, 无效7例.〖河北中医 1990;12(5):24〗
2. 治疗痹症 乌蛇、麻黄、白芍、甘草、桃仁、川乌、草乌、地龙各15g,黄芪20g,桂枝25g,红花、细辛各10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150例, 治愈92例,显效47例,有效8例,无效3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1;5(4): 43〗
3。治疗坐骨神经痛 
a. 乌蛇、川芎各10~15g,白芍(赤芍)、熟地、穿山甲各15~20g,当归15~25g,蜈蚣2~3条.痛痹加附子10~15g、肉桂10~25g;行痹加独活、秦艽各15~20g,防风10~15g;着痹加茯苓15~25g,苡仁15~20g,苍术10~15g.治疗112例,显效61例, 有效44例,无效7例.〖吉林中医药 1991;(5):封三〗
b. 制川、草乌各5g,制乳没、木香、防风、独活各9g,桑寄生25g,当归、玄胡各12g,丹参、杜仲各15g,蜈蚣5条,全虫、乌梢蛇各6条.水煎服, 每日1剂,早中晚饭前各服1次,15天为1疗程.治疗42例,治愈21例, 显效10例,好转8 例,无效3例.止痛效果好,在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4(7):419〗
4。治疗面神经麻痹 乌梢蛇、制白附子、香白芷、三棱、莪术、僵蚕、炮穿山甲片10g,石见穿、板蓝根、生黄芪各30g,蜈蚣末、全蝎末各3g(均分冲).水煎服,日服2次.治疗51例, 痊愈50例,好转1例.服药时间最短7天,最长30天.〖新中医 1991;23(10):31〗
5. 治疗慢性荨麻疹 黄芪、党参各30g,茯苓、补骨脂、当归、生地、丹参各12g,苦参、徐长卿各24g,防风、白藓皮、乌蛇各15g,甘草5g,水煎服,2周为1疗程.治疗139例, 痊愈89例,有效29例,无效21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9;14(6): 32〗
6。治疗疥疮 乌梢蛇15g,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生地各10g,蒲公英30g,僵蚕10g,薏苡仁40g.水煎服.热甚加二花、黄芩;湿重加苍术、茯苓;痒甚加蝉蜕、地肤子、白藓皮;局部溃烂以三黄拔毒散外敷.治疗98例,痊愈90例, 显效7例,无效1例(因服药中断).〖陕西中医 1990;11(12):552〗
7. 治疗湿热型银屑病 乌蛇肉、鸡血藤、白茅根、茜草根、生槐花、白藓皮、土茯苓各30g,大黄(后下)9~12g,丹草、生苡仁、地肤子各15g,泽泻9g,木通、川连各6g,水煎,每日1剂.头部皮损多者加全蝎、蜈蚣;皮损色鲜红者加生石膏、龙胆草、黄芩、栀子.治疗200例, 临床痊愈168例,显著好转24例,好转7例,无效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6):33〗
8。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 乌梢蛇、蕲蛇各100g,干地龙、全蝎、僵蚕各50g,共研末,每次5g,日服2次.辅以活血化淤、舒筋通络、通利大便之药:荆三棱、防风、蓬莪术、王不留行各12g,徐长卿、海风藤、千年健、延胡索各9g,自然铜20g(先煎)、生大黄4.5g(后下),紫贝齿30g(先煎), 随证加减.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45天为1疗程.治疗20例,用药2个疗程后, 痊愈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6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11):11〗
9。治疗跖痛症 乌梢蛇20g,川乌、川芎、五加皮各15g,石南藤、白芷、伸筋草各30g,桃仁、巴戟天各12g,全蝎、仙茅各10g.寒邪偏重者加附片、桂枝各10g;转筋加木瓜15g,甘草40g;伴麻木加熟地、何首乌各15g,当归12g;胀痛加苡仁40g,延胡索12g,泽泻15g;口渴加知母10g,花粉12g,水煎服,每日1剂, 2周为1疗程.治疗18例,治愈14例,好转3例,效差1例.〖辽宁中医杂志 1990;14(11):45〗
 
膳食营养
营养知识
乌梢蛇适合人群:
血虚生风者慎服。
乌梢蛇食疗作用: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脾经;善行走窜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熄风止痉,止痒解毒的功效
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乌梢蛇做法指导:
1. 该品忌犯铁器。
2. 凡痹症日久,偏寒者,可与麻黄、桂枝、附子、威灵仙等相伍。
3. 凡小儿惊风或破伤中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者,可与蜈蚣、白花蛇等配伍。
4. 凡风疹瘙痒者,可与荆芥、蝉蜕、白蒺藜、地肤子等配伍。
食疗价值
  乌梢蛇
1,乌蛇酒:乌梢蛇适量,白酒适量,以能淹过蛇体为度,浸泡10~15日。每日服10ml,一日2次。
据《朝野佥》载:"商州有人患大麻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屋,有乌蛇堕酒器中,病人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有蛇骨,始知其由。"今以乌蛇制成蛇酒服,防治麻风病,取其祛风湿,通经络,解毒;酒还可起到行血脉、行药势的作用。本方也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
2,三蛇酒:乌梢蛇、眼镜蛇、蝮蛇各等分。白酒适量,浸泡10~15日。每次服25~50ml,每日2次。
眼镜蛇、蝮蛇均为有毒蛇,祛风湿、通经络作用较强,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其效尤佳。用于风湿痹痛或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
3,乌蛇汤:乌梢蛇1条,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乌梢蛇有祛风除湿和解毒作用,对于荨麻疹、湿疹脓疮也有一定预防或治疗效果。本方和以煮作汤羹,尤宜于食用。
4,定命散:乌梢蛇、白花蛇各60g,蜈蚣2条。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0g,温酒调服。
源于《圣济总录》。白花蛇和蜈蚣均有较强的祛风定惊、攻毒的作用,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可协同奏效。温酒调服,可增强辛散祛风的力量。用于破伤风,风毒内浸,项强直,身体强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