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上)--李开复


2004年5月
 
此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最近,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许多电子邮件中,我发现更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孩子。他和很多大学生一样,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
我这一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这封信能够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成功的崭新定义,鼓励读者认识和肯定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也希望这封信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凌志军在其《成长》一书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也就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回答这个问题时丝毫不需要思考,因为我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把"影响力"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我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此外,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我先后公开的三封"给中国学生的信"都是如此诞生的。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人生目标,他在做傻事前就会问问自己,充满真情的父母、姐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样,他可能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真情,为了影响力,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宁静、求知、创新……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高",或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确定自己的目标。
那么,该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呢?许多同学问我他们的目标该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
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再者,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然,你也不妨多和亲友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成功的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为了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他对软件技术的兴趣和激情。1977年,因为对软件的热爱,比尔·盖茨放弃了数学专业。如果他留在哈佛继续读数学,并成为数学教授,你能想象他的潜力将被压抑到什么程度吗?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却又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虽然比尔·盖茨曾是一个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但当他改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比尔·盖茨的好朋友,美国最优秀的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也同样认可激情的重要性。当学生请他指示方向时,他总这么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热爱的并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们的名利是他们的理想和激情带来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想追逐名利,但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当时也有朋友对我说,改变专业会付出很多代价,但我对他们说,做一个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即便如此,我对职业的激情还远不能和我父亲相比。我从小一直以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直到去年见到父亲最喜爱的两个学生(他们现在都是教授),我才知道父亲是多么热爱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告诉我:"李老师见到我们总是眉开眼笑,他为了让我们更喜欢我们的学科,常在我们最喜欢的餐馆讨论。他在我们身上花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他微薄的收入。"我父亲是在70岁高龄,经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了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学生在他抽屉里找到他勉励自己的两句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那么,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只是从脑海里)喜爱它?你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你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你的答案。
如果你能明确回答上述问题,那你就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只有一个建议: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接触最多的选择。记得我刚进卡内基·梅隆的博士班时,学校有一个机制,允许学生挑老师。在第一个月里,每个老师都使尽全身解数吸引学生。正因为有了这个机制,我才幸运地碰到了我的恩师瑞迪教授,选择了我的博士题目"语音识别"。虽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机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了解不同的学校、专业、课题和老师,然后从中挑选你的兴趣。你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讲座、社团活动、朋友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寻找兴趣爱好。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你的最爱。
我的同事张亚勤曾经说:"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希望各位同学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成功的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一步步迈进

找到了你的兴趣,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首先,你应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什么?是需要学习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气还是成为更好的演讲者?十五年后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差别?还是其他方面?你应尽力弥补这些差距。例如,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
其次,你应定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再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比如,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有一个演讲者教了我克服恐惧的几种方法,他说,如果你看着观众的眼睛会紧张,那你可以看观众的头顶,而观众会依然认为你在看他们的脸,此外,手中最好不要拿纸而要握起拳来,那样,颤抖的手就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其实,我只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
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举例来说,几年前,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但"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找一个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于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每周与一人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了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最后,再一次提醒同学们,目标都是属于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制定最合适的目标,主动提升自己,并在提升过程中客观地衡量进度,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
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
很多人认为自信就是成功。一个学生老得第一名,他有了自信。一个员工总是被提升,他也有了自信。但这只是一元化的成功和一元化的自信。
其实,自信不一定都是好事。没有自觉的自信会成为自傲,反而会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好的自信是自觉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觉的人自信时,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自觉的人不自信时,他仍可努力尝试,但会将风险坦诚地告诉别人。自觉的人不需要靠成功来增强自信,也不会因失败而丧失自信。

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卡顿--剪发的地方

你有没有去过卡顿做头发

汗~ 
我正好去过一次,剪发 

怎么样 

发型师分为高级,资深,还有一个最高级别叫什么来着
然后消费就对应60,80,110价钱我不确定了,就是你选个高级发型师在洗发水不要特别挑选的情况下洗头、按摩、剪发最低消费60,这个过程下来最少1个小时,洗头一般半个小时以上
觉得就那样吧,不到迫不得已我也很少去剪发,所以洗头从简,按摩从免,剪发的时间我无法控制,整个下来花了刚刚一个小时。 

自2011年12月剪了个叫波波头的,到2012-9月实在迫不得已,再次进了剪发的地方~
剪发这个玩意跟我有仇么?

怎么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开复问答-成长篇)


Q: 怎么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怎么处理学生干部与同学,学生干部与老师,学生干部与学习的问题?
--------------------------------------------------------------------
 
A:  
1。学生以学为主。如果你的学生干部工作影响学习,我建议你先把学习搞好。学习不好的学生干部,往往很难在同学中建立威信。这和业务不强的领导,很难在工作中使人信服一样。
2。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领导,要把自己看成是志愿者和服务者。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然是一个诚心诚意的服务者和志愿者。现在很多学校把社会上的官本位的一套搬进教室,这是对年轻一代的摧残。我一直觉得,学生干部这个名词应该改一改。其实大家都在一起念书,只有志愿服务者,哪有什么干部和百姓之分。
3。成为同学和老师甚至校方交流的桥梁。踏上工作岗位后你会发现,一种沟通两个不同群体的能力,是非常宝贵的。
4。民主。很多班级上的事情,要民主和透明,要让大家一起参与决定,要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完成。
5。实实在在,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宣传而宣传。多把学习有余的精力花在替大家排忧解难上。
6。谦让。学生干部往往会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优先的机会。要把这些机会留给大家,不要独占。
如果在校期间,你能够懂得平衡社会工作和学习,学习一贯优秀;同时,让老师觉得你是他们的好帮手,让同学觉得你值得信赖,那么,你就为你踏上社会做好了很好的准备。
老师学校和学生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和对立,而且从大方向上讲两者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或相近的。有的矛盾有时也只是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同罢了。站在同学的立场上和老师对着干,或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和同学对着干,很多情况下是两头不讨好。作为学生干部,你是校方和同学们之间的使者,要有使者的外交艺术,增进两者之间的沟通。才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把事情办成。
具体的讲,有些建议:
   1。有和校方或老师不同的想法,应该在和同学谈及之前尽量先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你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和任何一个人谈起,但是想听取老师的意见和指导。如果你在和老师谈及此事以前,已经在同学中广泛鼓动同学们反抗校方的措施,那你在校方或老师心目中就会像个"民主斗士":)  不是说民主斗士不好,但是中国的 文化对这样的形象不易接受。
   2。提高自己的游说能力。义正词严,很多情况下不能为人接受。很多时候和老师,同学交流的时候动之以情更加重要。
   3。选择正确的战斗。其实校方和老师有时的决定也是不得已。他们也身处于不良的社会大环境之中,身不由己。在你们面前振振有词,但心中也许也在发虚。在这种时候,要理解他们,不要在小事上和他们多计较。
   4。要学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对各种人有容忍心。很多人,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都要成功地和他打交道。即使你厌恶的人,在你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也不要让他感到你对他的厌恶。这不是说做人要两面三刀,而是说要提高对不同人的容忍心。首先,你的主观感受不一定是全对的。你所厌恶的,不一定真正值得厌恶。其次,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有些人形成了你看不惯的性格,不是他自己能够左右的。所以,对这样的人,应该落落大方,也不妨与其谈笑风生。反正,你心目中知道与之的距离就可以了。
为了锻炼自己,或为大家服务,都是合理的动机。同时,两者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不矛盾的。没有必要人为的把这两个目的对立起来。
当然,如果为大家服务的时候会损害到自己,比如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我就不主张当学生干部。帮助服务他人是一个长远的事情,不要涸泽而渔。
反过来,如果当学生干部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毫无公心,我对这样的学生干部很反感。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


2003年12月
 
三年前离开中国时,我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与广大青年学生一道,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青年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我的个人意见。我提出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交流和沟通、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方面值得中国学生高度重视,
在这三年,许多中国学生,经过电子邮件、讲座后的问答、座谈、和其他渠道(例如在电视节目"对话"中),常对我提到"如何成才"的问题。对于这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我整理了许多材料,集成这封"第二封信"。
在第一封信力所提到的个人素质或"价值观"是成材的必要的基础。但是,除了素质之外,成才同样的需要领导能力(leadership)。很多人误以为领导能力最重视的是天资、号召力、管理能力。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最近一些研究的结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最重要的不是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令人信服的领导,而是要成为一个有 "谦虚"、"执著"和"勇气" 的领导。
这"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是为那些希望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事业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领导艺术的人所写的。第一部分重申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讨论过的有关个人素质的话题;第二部分阐释了领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情商;第三部分给出了卓越的领导所必须具备的、有别于普通人的基本特质。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诚信和正直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微软公司在用人时非常强调诚信,我们只雇佣那些最值得信赖的人。去年,当微软列出对员工期望的"核心价值观"时,诚信(honesty and integrity)被列为一位。
在我发表"第一封信"后,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为什么一个公司要涉入员工的道德呢?我回答:这是为了公司自己的利益。例如,一位应聘者在面试时曾对我说,如果他能加入微软公司,他就可以把他在前一家公司所做的发明成果带过来。对这样的人,无论他的技术水平如何,我都不会雇用他。他既然可以在加入微软时损害先前公司的利益,那他也一定会在加入微软后损害微软公司的利益。
另外有一位同学看了"对话"后问我,为什么我会把诚信放在智慧之前呢?难道我们会去衡量员工的诚信和他们的智慧而给诚信更高的比重?其实,我们的衡量都在直接的工作目标上,并不会对诚信或智慧做直接的衡量。但是,作为第一"核心价值",诚信是我们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根本不会去雇用没有诚信的人。如果一个员工发生了严重诚信的问题,他会被立刻解雇。
当一个公司这么重视诚信,员工一定更值得信赖。因此,公司对员工也能够完全信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微软公司,公司的各级管理者都会给员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发展他们的事业,并在工作和生活上充分信任、支持和帮助员工。只要是微软录用的人,微软就会百分之百地信任他。和一些软件企业对员工处处提防的做法不同,微软公司内的员工可以看到许多源代码,接触到很多技术或商业方面的机密。正因为如此得到公司的信任,微软的员工对公司才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更高的工作热情。

培养主动意识
坦白地说,中国的学生和职员大多属于比较内向的类型,在学习和工作中还不够主动。在学校时,学生们往往需要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或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做课题研究。在公司里,中国职员常常要等老板吩咐做什么事、怎么做之后,才开始工作。此外,许多中国人并不善于推销和宣传自己,这恐怕和中国自古以来讲求中庸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
但是,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此外,还应当培养推销自己的能力,在领导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有了研究成果或技术创新之后要通过演讲、展示、交流、论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机会。

客观、直接的交流和沟通
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是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人与人之间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拨是非的做法都会严重破坏团队中的工作氛围,阻碍团队成员间的正常交流,并最终导致项目或企业经营失败。
比如,在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与会的所有人员都应当坦诚地交换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某个人因为考虑到某些其他因素(比如不愿反驳上级领导的意见)而在会议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味地唯唯诺诺,会后到了洗手间里再和别人说"其实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这种戴着假面具工作的人不但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还会破坏公司内部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对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微软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叫"开放式交流(Open communication)",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里都能敞开心扉,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微软开会时,大家如果意见的不统一,一定要表达出来,否则公司可能错过良机。当Internet刚开始时,很多微软的领导者不理解、不赞成花太多精力做这个"不挣钱"的技术。但是有几位技术人员,他们不断地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虽然他们的上司不理解,但是仍然支持他们"开放式交流"的权利。后来,他们的声音很快的达到比尔"盖茨的耳里,促成比尔改变公司方向,彻底支持Internet。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对微软公司保持企业活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彻底的开放式交流也有缺点。开放式交流有时会造成激烈的辩论甚至是争吵,而吵到气头上有时会说出不尊重别人的语言,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微软公司的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去年在微软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出我们要把这种开放式交流文化改进成"开放并相互尊重(Open and respectful)"。这要求我们在相互交流时充分尊重对方。当我们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时,一定要用建设性的语言提出。

挑战自我、学无止境
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程序员,再到一位管理者,在软件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大学期间,我们要打好基础,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以后,我们应当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新的技术并积累相关经验;即使走上了管理岗位,我们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软件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每天都会有新技术、新概念诞生,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的产业。作为软件产业的从业人员,如果只知道闭门造车、抱残守缺,我们就必然会落伍,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许多中国学生喜欢与别人竞争,但这种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零和游戏",无法使自己和他人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建议大家最好能不断和自己竞争——不要总想着胜过别人,而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断在自身的水平上取得进步。
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好基础最为重要。从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我们必须学好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基础学科。数学是所有工程科学的基础,无论是软件产品的开发,还是软件技术的研究,都要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英文则是软件行业中的国际语言,要想了解国际上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就必须掌握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够在工作中熟练使用英文来解决问题。
 

情商和领导能力

同学们都希望增进自己的leadership skills(领导能力)。从我的经验和一些最近的研究结果看来,领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所谓的"情商"( EQ)。
智商(IQ)反映人的智慧水平,情商则反映了人在情感、情绪方面的自控和协调能力。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大家都知道智慧的重要,但是情商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智商。我看过一篇文章,该文的作者调查了188个公司,他用心理学方法测试了这些公司里每一名员工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测试结果和该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经过研究,该文的作者发现,在对个人工作业绩的影响方面,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两倍。此外,他还专门对公司中的高级管理者进行了分析。他发现在高级管理者中,情商对于个人成败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九倍。这说明,智商略逊他人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也一样可以获得成功;反之,智商很高,但情商不足的人欠缺"领导能力",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

什么是情商?
 
在现代社会,如果你只知道智商而不晓得情商的话,你至少在意识上已经落伍了。许多心理学家早已明确地指出,单单使用智商的标准考察一个人在才智方面的表现,并不足以准确预测这个人在事业上可能取得的成就。为了全面考察个人能力,特别是考察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情商的概念。
情商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因素中,自觉、同理心、自律和人际关系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智商是先天赋予的,但是情商是可以培养的。多花功夫理解和应用这四种情商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因为情商不是自己能看清楚的,我建议可多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多吸取别人(尤其是情商高的人)的意见。

自觉
中国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实际上是说,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心理学上把这种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称为"自觉",这通常包括察觉自己的情绪对言行的影响,了解并正确评估自己的资质、能力与局限,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
我的下属中有一个"自觉心"明显不足的人:他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他自视甚高,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随时随地自吹自擂,总是不满现状。前一段时间,他认为我不识才,没有重用他,决定离开我的组,并期望在微软其他组中另谋高就。但是,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对他颇有微辞,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期望和现实相距太远。最近,他沮丧地离开了公司。接替他职位的人,是一个能力很强,而且很有"自觉心"的人。虽然这个人在上一个职位工作时不很成功,但他理解自己升迁太快,愿意自降一级来做这份工作,以便打好基础。他现在的确做得很出色。
简单地说,一个人既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判断过高,也不能轻易低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判断过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进,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业遭到挫折时心理落差较大,难以平静对待客观事实;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的人,则会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重担的勇气,也没有主动请缨的积极性。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个人的潜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人事业也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有自知之明的人既能够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也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欠缺。谈成自己的不足而向他人求教不但不会降低了自己,反而可以表示出自己虚心和自信,赢得他人的青睐。比如,当一个领导对某个职员说"在技术上你是专家,我不如你,我要多向你学习"的时候,职员不但认为这个领导非常谦虚,也一定会对这个领导更加信任,因为他理解自己的能力。
在微软公司,大家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在工作中互相鼓励,没有谁天天都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子,也没有谁自觉矮人一头,这就自然营造出了一种坦诚、开放的工作氛围。
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轻言失败,在工作取得成绩时也不会沾沾自喜。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自我价值的能力不仅仅可以帮助个人找到自己合适的空间及发展方向,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的优秀团队。有自知之明的人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自信、谦虚、真诚的人。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心理学概念,但解释起来非常简单:同理心指的是人们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也就是说,在发生冲突或误解的时候,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对方的初衷,消除误解。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要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发生误会时要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只要有了同理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避免许多抱怨、责难、嘲笑和讥讽,大家就可以在一个充满鼓励、谅解、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对于软件企业中的管理者来说,体现同理心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体谅和重视职员的想法,要让职员们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在乎他们的领导。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工作中不会盲目地褒奖下属,不会动不动就给职员一些"非常好"、"不错"、"棒极了"等泛泛的评价,但是我会在职员确实做出了成绩的时候及时并具体地指出他对公司的贡献,并将他的业绩公之于众。例如,我会给部门内的全体职员发电子邮件说某个员工在上一周的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并详细说明他的工作成果,列举他的工作对于公司的重要价值,给出具体的表彰意见。这种激励员工的方式能够真正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能够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理心也是一种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有效方法。我被调到新部门担任领导职位的时候,部门中有400多名员工,我都不认识。于是,我每周选出了10名员工,与他们共进午餐。在午餐时,我详细了解了每一个人的姓名、履历、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部门工作的建议。这些信息对于一个部门领导来说非常重要。在午餐会后,我立即根据这10名员工对部门的建议,安排部署相关的工作,并给这10名员工一一发回反馈意见,告诉他们我的处理方法。我的计划是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认识并了解部门中的每一位员工,并在充分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工作。

自律
自律(Self-Regulation)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这包括:自我控制不安定的情绪或冲动,在压力面前保持清晰的头脑;以诚实赢得信任,并且随时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将影响他人。
自律对于领导者来说更为重要。作为软件企业的领导,要管理别人,要让下属信服,就要先从自我做起。这是因为,领导的做法通常是大家做事的目标和榜样,领导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会给下属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当公司或团队处于危急时刻,需要领导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冲出重围的时候,如果领导表现得比职员还要急躁,翻来覆去拿不定主意,大家就会对领导丧失信心,公司或团队也会因此而走向失败。
有一次,我见过公司里的两个组即将被合并。第一个组的经理缺少自律,开会时对他的队伍说合并不是他的决定,他自己也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个经理对未来没有信心,并猜测自己的队伍可能会被裁员。而第二个组的经理则在合并后告诉他的队伍这次合并对公司的好处。他也坦诚地说自己并不掌握所有的信息,但是他承诺会提醒上级尽快地做决定。并且,第二个经理还告诉大家他会尽其所能,帮助每一个员工安排最合理、最公平的出路。最后的结果是,第一个组的人很快就散了,他们的经理离开了公司,而第二个组的经理接管了合并后的机构。
自律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为了表现所谓的"自律"而在他人面前粉饰、遮掩自己的缺点,刻意表演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在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等。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参加酒会或庆典的时候,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和所有人交上朋友。但也有些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天赋,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比较内向,宁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也不愿主动与人交谈。
我个人就缺乏人际交往的倾向。以前,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直到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具有个人影响力的经理为止。那个经理没有超人的智慧,但是他自称他认识了公司中几乎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并和其中的许多人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但我很快就发现,他的这种能力对公司非常有用。比如,我需要在公司内部选拔一些职员到我的部门工作时,我就可以从他那里获得许多有关该职员的详细信息;与公司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时,他的人际关系网也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从那时起,我发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者来说非常重要,我开始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力。
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沟通和说服的能力也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开发出了一项先进的技术,要把它变成公司的产品。这首先要说服公司的决策层。我们必须细心准备我们的产品建议书,并通过精彩的演讲和现场展示让领导者相信我们研究出的技术对公司来说大有裨益,让决策层认为即将开发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具备处理人际关系、展示自己、影响他人的能力。
 

从优秀到卓越

在著名企业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和统计,讨论并分析了一家企业或一位企业的领导者是如何从优秀(Good)上升到卓越(Great)的层次的。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耗费了10.5个人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6000多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内容,对143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28家公司过去50年甚至更早的信息,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和公司的管理者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令人惊异而振奋的答案。
根据吉姆·柯林斯得出的结论,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领导者很多,许多公司都可以在各自的行业里取得不俗的业绩。但如果以卓越的标准来衡量公司和个人的成绩,那么,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增长的企业和能够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领导者都非常少。一位企业的领导者在成功的基础上,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企业保持持续增长,使自己的个人能力从优秀向卓越迈进,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在"谦虚"、"执著"和"勇气"这三个方面的品质。
谦虚使人进步。许多领导者在工作中唯我独尊,不能听取他人的规谏,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见相左,这些不懂得谦虚谨慎的领导者也许可以取得暂时的成功,但却无法在事业上不断进步,达到卓越的境界。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领导者必须不断学习,善于综合他人的意见,否则就将陷入一意孤行的泥潭,被市场所淘汰。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例如,他在每一次演讲结束后,请撰写演讲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讲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下一次改进。
执着是指我们坚持正确方向,矢志不移的决心和意志。无论是公司也好,还是个人也好,一旦认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须在该方向的指引下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轻言放弃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微软公司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比尔·盖茨仍然坚持发展企业级的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这是因为,他看到了企业级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微软在此方面的巨大潜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微软公司的企业级操作系统终于在原本被Unix统治的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现在,包括个人操作系统在内的所有Windows产品都已经被构建在了更加安全、可靠的Windows NT架构之上。
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挑战。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取得的。一个人想要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勇气不是缺少恐惧心理,而是对恐惧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
 
结论

很多人认为,在IT和其他高科技领域内,西方人表现得更为出色,因此中国人只有吸取西方的企业文化才能获得一席之地。的确,IT产业内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与中国古老的东方文化之间确实有差异(例如,西方文化直截了当的沟通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不过,从本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成功所需要的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大多还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在故宫里,我看到"正大光明"的匾额,其含义也就是"诚信和正直";"学无止境"、"人贵有自知之明"、"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都是中国历来推崇的道德观;人际关系更是在西方人公认在中国成功的秘诀;而最重要的"谦虚"、"执著"、"勇气"这三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因此,我认为中国人的EQ决不低于西方人,我对中国卓越的人才无比乐观。
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在软件产业这个高速发展、不断创新的领域内,只有那些不懈努力、善于把握自己、勇于迎接挑战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我个人衷心地希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在新世纪中蓬勃发展,中国的人才能够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在学习IPsec技术之前 知识准备

《知识准备》
在学习IPsec技术之前,先要学习以下几点知识
1、加密机制
2、DH密钥交换算法
3、认证机制
4、散列机制


2012-9-26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8080端口--百度百科

  8080端口

  端口说明:8080端口同80端口,是被用于WWW代理服务的,可以实现网页浏览,经常在访问某个网站或使用代理服务器的时候,会加上":8080"端口号,比如http://www.cce.com.cn:8080。
  比方:假如有一个房子,开了2张门,前门和后门都可以进入到房子里。
  这前后门就相当于80 和8080端口
  端口漏洞:8080端口可以被各种病毒程序所利用,比如Brown Orifice(BrO)特洛伊木马病毒可以利用8080端口完全遥控被感染的计算机。另外,RemoConChubo,RingZero木马也可以利用该端口进行攻击。

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徐小明 (2007-08-19 )

    前文曾经提过,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是特别注重规则的。所有的游戏都有规则,那么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首先来分析一下股票市场的参与群体,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即自己、对手和裁判。
 
    先来说裁判,呵呵,这里就不用指出是谁了吧。裁判的尺子可大可小,时大时小,我们无从把握,但任何游戏得罪裁判都是没好处的,而且我们的裁判还算比较公正,尊重裁判就是尊重游戏规则,所以我建议大家尽可能的和裁判成为朋友,并听他的话。
 
    然后是对手,股市里实际操盘中我们会有对手。买入和卖出是对手,散户和庄家是对手,将来会形成机构之间互为对手。在思维上,有时候我们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一下是必要的。
 
    最后是自己,可控性最强,改变自己远比改变对手容易的多。所以建议大家每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交易规则,然后自己走,把命运交给自己。
 
    股票市场上的游戏规则有好多,我认为值得思索的有两个:
 
    1、负值博弈。因整个市场是撮合交易,有卖的,才有买的。买和卖形成对手盘,如果买的人因为买而赢利,那么卖的人就因为卖出而亏损。买卖双方通过市场来博弈,而博弈的过程是多空的此消彼涨。各个相关部门必要的运营费用都在这个市场里来,所以博弈的总和应该负值,即负值博弈。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股票市场少数人赢利这句话是正确的。就我本人来讲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市场里一朝暴富,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怎样站在市场的少数人群里。
 
    基于此,我常做逆向思维。假如你是超级主力,假如你也认为这个市场是少数人赢利的。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样规避大多数人的想法。三天前,当85%的机构看多后市的时候,调整如期到来。受美国次级按揭债的影响周边股市尤其是亚太股市大跌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应该看空的时候,或许事实并非如此,真理并不一定在多数人手里。
 
    2、最大傻子。这个名称最早是海南一个地皮炒做过程叫出来的。赵本山的小品,我早期是不怎么看的,觉得俗。后来发现春节晚会上能把大家逗的最开心的就数人家老赵了,事实证明、不服不行。最大傻子这个名,大家也可能觉得很俗。但它却活生生的展现了市场的规则。第一个人买了股票卖给第二个人赚了,第二个人卖给第三个,然后是第四、第五。牛市当中如果出现20个投资者,前19个可能都赚,最后一个是所有消费人群的最终买单者,叫"最大的傻子"。所以,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当最后的买单者,况且这一次还是股市的盛宴。
 
    喜欢买单的大款除外,哈哈。

度娘--百度的拟人萌化现象

称谓来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百度贴吧自动审核系统审核机制的不完善,经常出现将帖子的"一楼"当作广告或政治敏感内容而误删的情况,从而出现大量没有"一楼"的帖子。所以,为了避免帖子被"和谐"后内容不全或另外开帖的麻烦,发帖者一般会把第一楼空出来,或者在第一、二楼发布同样的内容,或干脆在一楼只发一句话:"一楼百度"来占位。后来由于二次元事物的娘化逐渐成为了网上的习俗,而将百度称为"度娘",表示一种调侃,在一楼处用"一楼喂度娘"、"一楼喂熊"或"一楼献给度娘"等来代替。
  另一种解释:度娘这个词源于百度贴吧搜索。在贴吧上搜索十二生肖中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狗、猪均可搜索到贴吧,唯独鸡的搜索结果显示如下: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暂不开放。而没有"鸡"吧的就是女的,所以百度拟人化固为女性,后有"度娘"一称。
  还有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是相对Google的,google的中文名为"谷歌",谐音"谷哥","谷哥"是世界第一大搜索引擎,而相对的百度则是中国第一大搜索引擎,这两大搜索引擎在某些层次上来说简直就是绝配,所以便有了"度娘"一说。

您相信宿命的存在吗(开复问答-成长篇)


        Q: 开复老师,您认为有宿命吗?消极悲观是否会是一种天生的性格?您曾经有过这样的心境吗?如果您的父母未曾给您正确的引导,或是您成长时期周围的环境不好,您还会成功而卓越吗?
 
        A: 来自于我的书中的回答:关于"公平"的大讨论
        有位学生问我:"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公平的?"这个问题在"开复学生网"上引起过一场大讨论。有些同学认为世界很公平,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克服一切障碍;也有些同学认为世界极端不公平,因为无论是财富、天赋还是运气,老天爷好像总是青睐别人。
        对此,我的回答是:认为一切都靠命运(宿命论)或一切都靠自己(人定胜天)都是不合适的。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都有机会,但是,先天和环境因素造成每个人的机会多少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不是完全公平的。但如果你因为世界不公平而放弃了自己的机会和选择,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就不能怪世界不公平了。
        举一个例子,有些人出生时因为遗传的原因,患上某种较严重的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这并不表明他一定会患病。如果他能把握机会,做正确的选择,安排好自己的锻炼和饮食,他很可能比谁都健康;但是,如果他因为"基因不好"就自暴自弃,那么他得病的机率一定会成倍增加。
        所以,凡事都要想清楚,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而必须接受的,什么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什么是自己必须勇敢挑战的。当你碰到不可改变的事情时,要勇敢地接受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悔恨、羡慕和嫉妒上。你应该做的事是积极主动地抓住命运中你可以选择、可以改变、可以最大化你的影响力的部分。
        还有,就算在最艰苦的时候,当你感觉命运已抛弃了你的时候,你还是有选择的。就像弗兰克所说的:"在任何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还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信不信宿命其实是一种态度问题,关键不是信不信,而是你想不想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叫zswlove的网友说的很好,上帝的公平体现在他给每个人的不公平是一样的!

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

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


2000年4月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中能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学校和教授声称,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学生了。理由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相当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很多教授不理会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才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对于这些行为,一言以敝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在群体之中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这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多的和收获,是尤为重要的。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绝不只是你的"口才"。哈佛大学的Ambady教授最近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让两组学生分别评估几位教授的授课质量。他把这几位教授的讲课录像带先无声地放两秒钟给一组学生看,得出一套评估结果。然后与那些已经听过这几位教授几个月讲课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两个小组的结论竟然惊人的相似。这表明,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样重要,有时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象Windows 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相对来说,以前我在别的公司时也曾见到这样的现象。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就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
为了培养团队精神,我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做一个主动的人
三十年前,一个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IBM。那时IBM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斗转星移,事物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还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意见。其实,这也是一种进取心的体现。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从中汲取教训,就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比尔·盖茨曾经对公司所有员工说过:"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良师。这位良师应该是直接教导你的老师以外的人,这样的人更能客观地给你一些忠告。这位良师除了可以在学识上教导你之外,还可以在其它一些方面对你有所指点,包括为人处世,看问题的眼光,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等。我以前在苹果公司负责一个研究部门时,就曾有幸找到这样一位良师。当时,他是负责苹果公司全球运作和生产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他在事业发展方面给我的许多教诲令我终身受益。如果有这样的人给你帮助,那你成长的速度一定会比别人更快一些。
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害羞,不太习惯做自我推销。但是,要想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观点。在说服他人之前,要先说服自己。你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折射出你的潜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化学反应。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自我推销策略可以令事情的发展锦上添花。
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职申请书。不同于已往大多数求职者,这位申请人的求职资料中包括了他的自我介绍、他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合适的人选,此外还有他已经发表的论文、老师的推荐信和他希望来微软作的课题等。尽管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中国最有名的学校,但他的自我推销奏效了。我从这些文件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认真。在我面试他时,他又递交了一份更充分的个人资料。最后,当我问他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时,他反问我,:"你对我还有没有任何的保留?"当时,我的确对他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疑虑,于是就进一步问了他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他举出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最后,我们雇用了这名应聘者。他现在做得非常出色。

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象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但是他却说,这些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我真的在两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对于他将来的治学、经商或从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同时, 我建议你给自己一些机会展示这方面的能力,或许象我一样,你会惊讶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潜力远远超过了想象中那样。
给自己设定目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是目标千万不可定得太低。在二十一世纪,竞争已经没有疆界,你应该放开思维,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才会有准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另外,只在一所学校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就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而且,不同地方的衡量标准又不一样。所以,在订立目标方面,千万不要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
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你应该永远给自己设立一些很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及的目标。
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业?我是否愿意全力投入?"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谈到对工作的热爱,我认识的一位微软的研究员曾经让我深有感触。他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去见"女朋友",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哪里?"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对于工作的热爱,比尔·盖茨也曾有过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报》上曾有一场探讨比尔·盖茨和保尔·柯察金谁更伟大的讨论。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并不知道保尔和他的那些事迹。但是,我非常赞同保尔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客观、直接了当的沟通
有一次,一位中国的大学教授找到我,希望我帮他找一位国外的专家在他组织的会议上去作主题演讲,末了还特意加了一句,最好是一个洋人。我很不以为然地对他说:"这个领域最具权威的人士就是在北京的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你一定要找一位洋人呢?"他表面上同意我的说法,但是他仍然请了一个美国人来作这个演讲,结果效果很差。所以,我们不应该陷入盲目的崇洋情结。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事物,而不是以他的肤色或他的居住地来决定。
有一句话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有自己的眼光,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一定大多数人认可的,或某个权威说的,就是对的。不论是作学问、搞研究还是经商,我们都不能盲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
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象"打太极拳",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多误会。有一次,在微软研究院工作的一位研究人员就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作了一番分析,认为这个方向有不少问题,我个人认为对学术界的贡献不大,但如果他坚持,我愿意支持他试着去做。结果他认为我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不允许他去做,所以他就选择了其它的方向。后来他要出差时,负责行政事务的人告诉他,你可以选择坐火车或者坐飞机。他认为行政人员实际上是在暗示他坐火车,因为坐飞机太贵。其实,他的猜测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是直接了当,而他却在"打太极拳"。这之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公司文化讲座,让员工们了解到:心里想什么就讲什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现在,研究院里这类的误会少了很多。
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结果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瞻前顾后,生怕说错话,结果是变成谨小慎微的懦夫。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讲,这样对他人和自己都毫无益处,最后只能是破坏了集体的团结。这样的人和作风既不能面对社会,也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走出新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
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思想意愿的表现。当然,在表达你的意见时,无论反对和批评都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辩论而批评。我赞成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正面的意见。在开始讨论问题时,任何人先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大家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充分体现个人的观点,这样才会有一个容纳大部分人意见的结论。当然,你也要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几天前,报纸上登出一条消息,说有中学生辍学去开网络公司。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提倡。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象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研究水平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而除了美国之外,你会发现英国的研究水平也是相当突出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语言问题。英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阅读美国乃至全球各种最新的英文研究报告和资料。这对于他们把握研究方向,跟踪最新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英语学习对于我们作研究的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将来的发展。我建议:学英语先学听说,再学读写,而且务必在大学阶段完全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等到年龄大了,要付出的代价相比就会大得多。
除了英语之外,数学、统计学对理工科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不可忽视的。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你们一定要用心把它学好,不能敷衍了事。我今天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更多功夫把数学学得更好些。另外,计算机应用、算法和编程也都是每一个工科学生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它们是将来人人必须会用的工具。
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校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上课学会了C++, 能否自己学会Java? 上课学会了HTML, 能否自己学会XML? 与其说上大学是为了学一门专业,不如说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让自己能够"无师自通"。
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同学们聚到一起,发现变化都还不算大。五年后再聚到一起,变化就大多了。一些人落伍了,因为他们不再学习,不再能够掌握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社会发展的后面。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不落伍,那就得永远学习。
我的老板 - Rick Rashid博士是目前微软公司主管研究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现在,他每年仍然编写大约50,000行程序。他认为:用最新的技术编程可以使他保持对计算机最前沿技术的敏感,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今天,有些博士生带着低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做项目,就自满地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编程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每次到清华和其它学校访问,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打工的问题。我认为,打工从总体来说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是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研究机构打工,可以学到最新的科技;在产品部门打工,可以学到开发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部门打工,可以理解商业的运作。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打工的经验,但不要打一些"没用的工"。首先要明白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的目的是开阔眼界,不是提前上班。如果你把翻译书本、录入数据库所花的时间投入学习,将来可以赚更多的钱。那些钱将远远超出目前打工的收入。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目前退学创业的鼓励,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而中途辍学。以我的观点,除了十分特殊的情况,我不建议在校学生退学创业。你所看到的那些退学创业的成功者实际上少之又少。目前,大部分学生虽有创业的想法,但缺少创业的经验,所以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要成功,我建议你们先把书读好。如果是要学习创业的经验,你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先去一间公司边打工边学。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如果你正在考虑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你应该首先明确地知道:创办公司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要冒巨大的风险。我觉得你们不必象我,一开始就创办一家公司。你应该考虑加盟其他公司并在这家公司中学习他们的工作、创业方法。"

你想戴一顶什么样的博士帽
在我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系主任曾对我讲,当你拿到你的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这句话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简直高不可攀,但也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就这样,在经过五年寒窗、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没有雄心壮志,就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也许经商或从事其它工作,会有更大的成绩。
在目标确立之后,我建议你为自己设计一个三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你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中作用是多么的大。所以,你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除了你的老师之外,你还应该去求教于周围所有的专家。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学的老师"- Internet!现在,几乎所有的论文、研究结果、先进想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我还鼓励你直接发电子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我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很快给你回复。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报告几乎让我崩溃。那时,同领域其他研究人员采用的是与我不同的传统方法。我的老师虽然支持我,但并不认可我的研究方向。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但终于有一天,在半夜三点时做出的一个结果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导师也开始采用我的研究方法。我的博士论文使我的研究成为自然语言研究方面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工作之一。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的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那种一切都很顺利,谁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结果,我相信研究价值一定不高。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如果打算一辈子从事研究工作,那么从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形成的做事习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未来工作的轮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上述一些观点,是我在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希望这些建议和想法能对正在未来之路上跋涉的你们有所启发,能对你们目前的学习有所帮助。或许因为观点不同、人各有志,或许因为忠言逆耳,这封信可能无法为每一位同学所接受。但是只要一百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有一位从中受益,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我真诚地希望,在新的世纪,中国学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做研究,还是经商,都显得更成熟一些,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很爱这篇日志,献给为爱情迷惑的情侣﹑为家庭的夫妻、奋斗的上班族

人生,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复杂。

关于爱情:
不要认为后面还有更好的,因为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认为还年轻可以晚些结婚,爱情是不等年龄的。不要因为距离太远而放弃,爱情可以和你一起坐火车的。不要因为对方不富裕而放弃,只要不是无能的人,勤劳可以让你们富裕的。不要因为父母反对而放弃,你会发现因为这个原因而反放弃的爱情,将是你一生的悔恨。其实对于爱情,越单纯越幸福。一生只谈一次恋爱是最好的,经历的太多了,会麻木;分离多了,会习惯;换恋人多了,会比较;到最后,你不会再相信爱情;你会自暴自弃;你会行尸走肉;你会与你不爱的人结婚,就这样过一辈子。



关于爱情: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惟其遥远才真实。放弃一个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爱的人那才痛苦。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总是相聚也无法合意。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爱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关于伴侣:伴侣不是结婚时发誓非你不娶或非你不嫁的那个人,而是发现你身上有许多缺点仍然选择你的那个人;伴侣不是生活中你爱吃黄瓜ta也爱吃黄瓜的那个人,而是你吃蛋清ta吃蛋黄的那个人;伴侣不是天黑了和你一起手挽手走进饭店的那个人,而是守在门口巴望你回来共进晚餐的那个人;伴侣不是和你大谈爱情,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那个人,而是和你平淡的唠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那个人。在幸福的婚姻中,伴侣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你和ta在几十年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一份默契、一份温情、一份平淡、一份理解、一份宽容。爱ta就要让ra开心,这就是伴侣……



关于承诺:在古希腊传说中,情侣都将戒指套在对方的中指上,因为他们相信那儿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所以戒指的意思就是用心承诺!但是人世间有多少爱能生死白头,又有多少的情可以天长地久?所以你选择共度一生得未必是你最爱的,你最爱的未必能和你共度一生。多少的有情人走不进彼此的今生,只能苦苦地相约于来世;而多少的男男女女走过爱情走进婚姻却不会再珍惜彼此的付出。所以记得珍惜你爱的人,把每一个平淡的今天当成是彼此相依的最后一刻,好好握紧爱人的手,即使ta容颜已老,即使ta满面沧桑,那也是你记忆中永恒的温馨。别忘了守住对ta的承诺,别忘了牵住ta的手,一生一世一辈子……



关于人生: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心情。记得有一个经典短信这样写着: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把握现在,畅享人生!



关于友情:有一天,友情和爱情碰见。爱情问友情:世上有我了,为什么还要有你的存在?友情笑着说:爱情会让人们流泪,而友情的存在就是帮人们擦干眼泪!朋友就是:偶尔会为你担心、向你关心、替你懆心、想你开心、逗你开心、请你放心。朋友之间,懂得关怀才是难得。伤心时不妨和我说;痛苦时别忘了跟我讲;有病时别忘了通知我;困难时记得要请教我;失望时要想起还有我;开心时更不要忘记我。朋友的定义,就在于此。阿拉是朋友,这就够了。



关于微笑: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豁达;处窘境的时候能自嘲的一笑,这是一种智慧;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的一笑,这是一种自信;失恋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不管是有什么事情,为了什么原因,阿拉每天都要开心一笑~~



关于生活: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天领取谋生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捡,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关于幸福:相传幸福是个美丽的玻璃球,跌碎散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有的人捡到多些,有的人捡到少些,却没有人能拥有全部。爱你所爱选你所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把握今天,设置明天,储存永远。只要用心感受,幸福就会永远存在。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倍怀念,而在得知自己快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又无能为力时,就寻死觅活地不肯放手,歇斯底里往往发生在这个时候,而对于生命的执著确实是到死才放手!


人生,没有那么简单……幸福伴随悲伤,快乐总和痛苦相伴,这就是人生。今天总要过去,明天充满未知,自己活得快乐没有遗憾就好。

人生,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复杂

                                         因为爱你,所以珍惜你!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如何寻找自己的理想?(开复问答-成长篇)



  Q:开复老师,您好!
      您写的《做最好的自己》对我启发很大,在读到追求理想那一章时,您提到大二时就确立的自己的理想是"让自己影响力最大化",我想问的是:您是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理想,还是受了某件事的启发而想到的,还是受了某本书的启发呢?能够谈谈您确立您的理想的过程吗?生命的意义可以体现在理想上吗?

      开复:首先我强调一点,人是唯一会寻找意义的动物,这样的心路历程十分可贵。不过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光想不学习是危险的。很多大学生都提到过"我们感到很茫然",或许茫然就是一个寻找自己或寻找意义的过程。青少年处在摸索自我的人生阶段,是脱离依赖的角色、迈向成人的阶段,思考人生意义是必要的,但不能偏废。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你:(1)我不能帮你回答,因为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不一样的,(2)如果一个人没有生命的意义,每天只是追逐金钱、名利,或者是打发时间、虚度光阴,那么他会活得非常痛苦,(3)在找到生命意义之前,其实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意义的过程。
      下面我举几个"生命意义"或"理想"的例子。
      我的理想是"最大化我的影响力",也就是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因为有我而更好。如果两个世界中一个有我一个没有我,那么希望有我的那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好。这就是我找到生命意义后的感想。有个别同学误以为"影响力"代表的是个人的势力或权力,或要做惊天动地的事请。其实,我所说的"影响力"与势力或权力毫无干系,只要人的一生对这个世界有些许贡献,就对这个世界施加了"影响力"。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每个人都不想虚度此生,如果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回首往事,心里能够有一种"世界因我而更美好"的欣慰和自豪,人生就具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个理想是我在大学的时候一位教授教书的时候,对"make a difference"这句话的诠释点醒了我。他说make a difference就是要make有我的世界different from没有我的世界,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当然,每个人的意义都可能不同。
      我有个朋友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幸福"。他觉得只要你幸福了,那你就是一个充实的人、活得有意义的人。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注定只能有少数幸运的人拥有权力、地位、财富、鲜花和掌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他们才能够品尝到幸福。事实上,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过得算不上幸福,每个普通人都有权力、也能够拥有自己的幸福! 我另一个朋友,他小时候便立志为改变人类而努力。结果,他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做到,就转而为改变自己的国家而努力。但他仍然没有做到,就又更改成为自己的城市、为自己的小区、为自己的家庭谋求改变,直到"为改变自己"而努力,他才认识到,只有从改变自己入手,才能改变家庭,进而改变小区、城市、国家,乃至改变整个人类。努力使自己生活幸福,然后努力感染周围的人,使他们也都感到幸福。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也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可贵的事情。
      我还有一个朋友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让家人快乐",也有朋友希望"创立中国立足世界的国际品牌"。
      我的母亲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让七个子女都成为良好的世界公民"。我的父亲的理想是"为历史留下真实的记录"。
      也许你找到的生命意义是"体验人生",我觉得很好,很真诚,也很有意义。人生苦短,让自己走过这一生的每一天都能够感恩,感谢得到机会每天都能学习、进步,感谢能够享用美好的食物,欣赏美丽的景色,认识要好的朋友。
      这些都是好的理想,合适的人生目标,而那些抽象的目标是没有用的,因为"人生目标"的意义在于它能帮助你做出人生重要的决定(请读我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如果你只有抽象的目标,那怎么能帮你做决定呢?
      我们的人生目标必然随年龄、人生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地修正,我认为如果你确定,你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追随着这个目标而行动。当然,如果有一天你改变了你的想法,那你当然应该具备足够的弹性去修改、完善它。

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

Fw:【博弈论-目录】--耶鲁大学公开课

1. Introduction: five first lessons

第一讲:导论-五个入门结论
2. Putting yourselves into other people's shoes

第二讲:学会换位思考

3. Iterative deletion and the median-voter theorem

第三讲:迭代剔除和中位选民定理

4. Best responses in soccer and business partnerships

第四讲:足球比赛与商业合作之最佳对策

5. Nash equilibrium: bad fashion and bank runs

第五讲:纳什均衡之坏风气与银行挤兑

6. Nash equilibrium: dating and Cournot

第六讲:纳什均衡之约会游戏与古诺模型

7. Nash equilibrium: shopping, standing and voting on a line

第七讲:纳什均衡之伯川德模型与选民投票
8. Nash equilibrium: location, segregation and randomization

第八讲:纳什均衡之立场选择、种族隔离与策略随机化

9. Mixed strategies in theory and tennis

第九讲:混合策略定义及其在网球比赛中的应用
P.S. 由于混合策略传单中的内容与第九讲内容重迭,因此不安排该传单的翻译了~

10.Mixed strategies in baseball, dating and paying your taxes

第十讲:混合策略在棒球比赛、约会与付税中的应用
11.Evolutionary stability: cooperation, mutation, and equilibrium

第十一讲:进化稳定性之合作、突变与均衡
12.Evolutionary stability: social convention, aggression, and cycles

第十二讲:进化稳定性之社会公约、入侵与周期

13.Sequential games: moral hazard, incentives, and hungry lions

第十三讲:惯序博弈之道德风险、激励设计与饿狮博弈

陕西安监局长佩戴名表引发关注 因严重违纪被撤

你说你有事没事的,戴那么多手表做什么?

杨达才在车祸现场微笑杨达才在车祸现场微笑

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的戴表照片,在网上热传。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的戴表照片,在网上热传。

网友检索出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疑似戴过多块表。资料图片网友检索出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疑似戴过多块表。资料图片

陕西省财政厅针对公开杨达才工资申请的复函陕西省财政厅针对公开杨达才工资申请的复函

  2012年9月21日,陕西省纪委消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杨达才在延安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微笑及佩戴名表等问题引起关注。<<详细

视频: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来源:CCTV新闻频道

  杨达才引发关注并最终落马过程回顾:

  杨达才在车祸现场微笑、佩戴多个名表引发关注:

  延安车祸现场微笑官员被指曾戴多块名表

  杨达才在延安致36死车祸现场,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而招致网友不满,随后又卷入争议漩涡,网友关注点也转移到他在不同场合所戴的手表上。有网友搜集了有关杨达才出席各种活动和会议的公开报道,将这些图片对比发现,杨在出席不同的活动时,经常更换自己的手表,至少有5块不同的表。<<详细

  8月29日,杨达才做客新浪微访谈回应质疑

  杨达才做客新浪,就车祸现场微笑对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道歉,他称现场气氛紧张,有的人口音重听不清,"我让他们放松,可能一不留神神情有些放松。回想起来我也很内疚。"<<微访谈实录

  杨达才被指未坦诚公布名表数量

  杨达才回应称自己十多年来确实买过五块手表,都是合法收入购买,其中最贵的一块是今年买的万宝龙价格是3.5万。然而,网友们随后又搜到了关于他的第六块手表,这是一个著名的奢侈品品牌的手表,随后又出现了第七块、第八块、第九块、第十块,并且同前五块一样,都是世界名表。<<详细

  9月3日新华社报道,杨达才称年入十七八万 常与儿子换表戴

  杨达才表示,"我工作,我老婆工作,我儿子工作,我(儿)媳妇工作,我这一年光工资收入就十七、八万一年……我儿子也喜欢表,实际我和他有时戴表也通用。"<<详细

  9月6日潇湘晨报报道,杨达才眼镜被曝价值超10万

  杨达才昨日再次成了网友监督焦点,其"手镯"和眼镜乃至皮带被网友用图一一呈现,某知情网友称,杨达才的眼镜疑似价值十万以上,而腰带则暂时未见"报价"。<<详细

  大学生申请公开杨达才工资

  9月1日,大学生申请公开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工资

  9月1日下午,湖北三峡大学在校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在延安特大车祸现场"微笑"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011年度工资。<<详细

  9月17日,湖北大学生申请公开杨达才工资获答复

  刘艳峰17日称接到陕西财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告知,对其申请的内容已作出回复,并已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寄送。<<详细

  9月20日,陕西财政厅称杨达才工资不属于其公开范围

  刘艳峰20日下午,他收到省财政厅特快专递回复称:杨达才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陕西省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详细

  陕西省纪委介入调查杨达才

  8月29日:陕西省纪委调查杨达才

  陕西省纪委今日称,延安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事故现场"笑脸"照片和个人佩戴"名表"的照片引起网上热议。省纪委已经安排人员进行调查,如确有违纪或腐败问题,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详细

  9月5日,针对网络传言杨达才被双规,陕西纪委予以澄清

  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自"微笑门"、"戴表门"等系列事件被网友曝光后,近日,又有网友发现"杨达才喜欢在左手腕戴各式手表,右手腕也没闲着,还常戴手镯。有网友称杨达才被"双规"。陕西省纪委表示,有关网上说的"双规"是传言。<<详细

  9月21日,陕西省纪委称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

  陕西省纪委消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详细


http://news.sina.com.cn/c/2012-09-21/132625224641.shtml

怎么学习思考的能力-- 开复问答


  Q:  怎么学习思考的能力?
 
  A:  思考的能力不是依靠"教导",而是要靠自己磨练培养出来的。
    我甚至不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的思考能力也是锻炼出来的,而不是靠"学习某种方法"得到的。如果针对某一个问题,你可以问我如何思考出答案,但是我从没有想过思考的具体方法。
    给你几个建议:
    1、学习的时候,要多问"为什么",不要只是考过关就可;
    2、针对某一个问题,问问你的老师、同学是怎么思考的;
    3、多做实践的工作。经过多次的实践,碰到新问题,你可能可以用旧的问题的思考、实践方式来解决;
    4、不是任何事情都是黑或白的、或一切问题都是按部就班地解决的。通常的情况是:最好的计划就是多尝试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有成功的机会。而每当一件事成功或失败后,再继续调整你的计划;
    5、学习数学、理工,可以帮助你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我相信有些逻辑游戏也可以帮助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桥牌、象棋、甚至更简单的游戏,像Twenty Questions--就是你能不能用20个"是否"的问题才到我想的任何一件事。
    除此之外,培养智慧的方法:
    1、时间、经验的累积。每一次成功或失败,每一次用勇气、度量、智慧,都会让我们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教训、调整自己的自觉。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问一个得道的老者:"智慧哪里来的?",智者说:"精确的判断力"。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哪里来的",智者说:"经验"。年轻人再问:"经验哪里来的",智者说:"错误的判断力"。
    2、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力。要能客观地判断:有胸怀接受事实,分析"改变失败"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可改变的可能或概率"。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不可改变"不是黑或白的,而是带有灰色的。
    3、谋之于众。当自己暂时还不是非常确定时,多征求别人的意见,尤其那些比你有更多经验的人。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你。
    4、一个成熟的过程。成熟的过程就是要平衡勇气和度量。要有很好的耐心、度量才能够悉听、理解别人;要有很大的勇气、信任才能对人倾诉。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遇到事情不要总往坏处想--开复问答

  新年就要来到时,我在"开复学生网"上看到一个沮丧、茫然、失落的年轻人"quanxi"的留言。我注意到她是注册当日就直接提问,仿佛是为了提问而来到这个网站。我可以想象她总结自己时的痛苦和希望得到解答的心情。她这样讲述了自己的烦恼,希望得到我的帮助:
      
   开复,请您告诉我,我的选择会不会让我悔恨终身。
        
   我今年29岁了,原本在国内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时间长了觉得总是做重复的工作,自己学不到什么东西,仿佛一眼就能看到了老,我很不甘心年轻人就这样过下去,但是又没有勇气离开,后来就决定申请出国,希望出去看看,这样也能让自己下决心离开原来的单位。
        
    然后,我顺利地拿到了奖学金出国读博士。但是出去之后我发现:没有明确的求学目的而出国是很痛苦的。环境的不适、语言的障碍、内心的茫然、对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等等让我每天度日如年。而且我所学的这个文科学科的博士需要至少6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兴趣不是做研究,也不是当老师,6年后,我可能会失去许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机会,会失去一个女孩子在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生活,这个博士学位对我的意义究竟有多大?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选择了半年以后退学回来。
         
    但是,说实话,我从小到大都争强好胜,做事总要达到好的结果,虽然这是自己的决定,但是我很失落,总是怀疑自己做了傻事,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力、把握力。现在我做什么事情都没信心,打不起精神来。在许多人眼里,我很优秀、很有前途,但是现在我被自己打垮了,抬不起头。请您帮助我!!!
         
    开复,请您告诉我:我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很失败,我该怎么挽救我自己,挽救我的人生?
         
    这不是第一个在网上碰到处于困扰中的年轻人,我很理解大家在现实和激烈的竞争中作出的一些选择,更理解其中有些选择可能最后竟让自己进退两难,陷入新的困境而无法迈出新的一步。
         
   于是我这样开导她:    
         
   你的考虑是合理的。这时候的确应该好好想想,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更不要为了好胜而出国。但是也不要为了恐惧而不出国,为了茫然而不出国。
         
   问问自己:到底对这个博士的专业有没有兴趣?对做研究有没有兴趣?而自己读完博士又想要做什么工作?面对这样的工作你有没有激情?它又符不符合你的理想?
        
   别人羡慕你的工作一定是有理由的。所以你应该再仔细想想:留在国内还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而你又有没有机会成长、学习?有没有机会换别的工作?
         
   我建议你照我的书中所说的"三步走"那样做:
         
   首先把自己的理想、兴趣、价值观写下来;然后把出国或不出国的想法做一个客观的利弊分析表;最后再用自己的理想、兴趣、价值观来分析这个利弊分析表。这样你自然会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成为你做决定的重要参考。
         
   遇到事情不要总是往坏处想,甚至坏到了"悔恨终身",这反而会让自己消极下去。年轻本身就是一种资本,无论是留在国内或是出国都有很多选择,既然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就应该在你的决定引导下去做最好的其他选择,去做最好的自己!
   
   很快,我看到了她的振作和新的问题:
         
   开复,谢谢您这么及时的帮助,事实上这些日子我也是一直在用您的书来为自己打气。我想无论怎样,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像您这样胸襟宽广、认真生活、对他人有价值的人,哪怕这个"他人"仅仅只能是身边的人。       
   
   是的,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我已经没办法往回想了,因为原来的单位我已经回不去了,尽管在离开之后我才明白别人羡慕的理由只因我身处围城之中而没有明白。现在我对做决定很没有自信,我不知道如果要重拾自信,是否只能是再想办法折腾出去,无论多久也坚持把博士念完?
         
   很高兴看到她能有这种"做有价值的人"的想法,我相信她会一步步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既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那就要尽力去把出国的这条路走好。的确,青年人应该多做一些正面的思想和打算来激励自己,但是不必说什么"无论多久也坚持把博士念完"之类的话。
         
   我建议她出国后,学会把握机会,因为这是一个观察、思考、学习的很好的机会。无论学位、学校、研究内容是不是你有兴趣的,毕竟这个开拓视野、了解另一种文化的机会是难得的。希望她能把握住,从中汲取营养,迅速成长。因为我相信:一个融汇中西的人肯定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一个标题"曾经的梦灭了,痛得不能呼吸"的帖子在"成长讨论区"的"理想与现实"版块里格外醒目:
当年高中毕业时我和几个朋友坐在一起,我们互相讨论我们所报的专业:报"中文"的朋友说他以后要成为一个大作家,写尽天下事,用最感动的文字描述这个世界;报"数学"的说:我要成为一名数学家,我要用数字感受生活;报"地理环境"的说:我要学好一切地理环境知识,我要去全世界考察,一想到能走遍全世界我就很冲动,我要成为地理学家!报"人文学"的说:我要研究人类的文化,我喜欢研究人类的创造力,没有创造力是没有文化的,我要成为人文学家;我报的专业是"电子信息",我对他们说,我喜欢IT,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我想做一些东西给世界带来方便和精彩,我要成为IT科学家!
  
      我们约定:当我们成为这些学科领域最一流的人才时一定要一起聚一下,一起谈谈我们的研究领域,那时候的我们应该是多幸福!因为最本质的学科被我们谈论、研究着,互相问着不明白的东西,得到最满意的答案。那时候真的非常的激动,一想到某一天几个世界一流科学家以最原始的方式在一起谈论互相不理解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的心都在砰砰的跳。
  来到大学,我们忘记了以前说过的话、曾经的约定,开始成天的堕落,早已把原来的激情和梦想抛在脑后。当刚刚领悟过来的时候,刚刚开始奋斗的时候,刚刚在教室里坐下研究课本的时候,突然的打击让我痛不欲生:
  
  我在CET-4级考试中用手机作弊,学校取消了我的学士学位证,我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没有了学位证,我的梦全部破灭。真的好想哭,却没有眼泪,心里的泪早就哭干了。毕业后我该干什么,以前那些激情、理想都没了,觉得这个世界都没有了色彩。想想还有家里为了我操尽心的父母,我不敢回家去面对他们,我该怎么办?
         
  我也从往来的帖子中看到这个同学心态转变的三个阶段:碰到挫折,不能接受("痛得不能呼吸")是第一个;不承认("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是第二个;然后,是接受和平静。
         
    由于当时刚搬到中国不久,家里和公司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上网的频率难免有所下降。而当我注意到这个帖子时,热情的网友们已经纷纷在用各自的语言鼓励他振作起来,而我也欣喜地看到这个"确实碰到了很大的挫折"的青年人的心态正在一步步调整过来。看到这些洋溢着友情、朴实、帮助的话语,我很高兴,因为这个网站创办的本意就是希望能够成为青年人互相帮助、协作交流、彼此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虽然我最近比较忙,到了第三阶段才回复这个帖子,但是很欣慰地看到其他同学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时对他的支持和帮助。
         
   其实他的感受,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几个月前,我也曾碰到我的挫折。后来在学校演讲时,很多同学问我如何渡过当时的难关。我这样回答他们:
        
   (1)分清什么事情是你可以改变的,什么事情是你无能为力的。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在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把你所有的精力转移到那些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正面思想不但可以帮助你的心情,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你有限的时间;
        
   (2)做好最坏的打算,让自己可以接受。接受最坏的打算后,一切都将比你的想象更好,一切的惊奇都将是惊喜;
        
  (3)让你的周围围绕着真正在乎你的人,你可以倾诉的人。把心里的话说给他们听,这样可以解压,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好的建议;
        
  (4)从挫折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我在读博士时,就是因为学生对我的严重批评,才让我下决心要学好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当你接受和冷静下来后,可以多想想,也许每个挫折都是你成长的一个机会。
        
   我在回帖中这样问这位"曾经痛得不能呼吸"的同学:你会因为这件事情学到什么教训?下什么决心呢?同时也鼓励和祝福他:
        
   你决定考研的想法是值得鼓励的,也是一种可以突破没有学士学位证的方法(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不过,对于你提到你的成绩不是很好,而你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你应该认清形势,做好规划:一方面,一定要好好努力鞭策自己,把握时间,在有效的时间里执行一个细致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不要给自己定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去报考那些你有足够把握的学校来获得更大的录取几率。最后,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爱好的机会。也许你对你以前的专业不满意,也许你有更喜爱的专业。
        
    希望你能充分利用好这个选择的机会,找到一个更好的兴趣+理想+天赋+学习+条件的结合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你这次的挫折,正为你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就像我五个月前的挫折和现在得到的机遇一样。
         
   祝你好运!
 

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

读书 vs 上网

近段时间也一直在学习,通过网络,一直在跟一个博主的博文,甚至还翻看他以前的文章。
 
感受比较深刻的是,阅读时觉得很有道理,也像是学到了什么,好像醍醐灌顶,但都是假象,终归未能往心里去,未能把别人精心准备的精华真正学会。
 
最后,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关上电脑,合上眼睛,只剩下一种空虚感。
感觉挺对不起自己付出的时间的。
 
终究不如看书时来得充实。前段时间一口气还看了几本书,也有一些事看不太懂的专业书籍,如中医相关的,还有佛教相关的,但是感觉那阵子过得特别的实在。现在心里一直怀念的还是不断在读书的那段时间。
 
也许书很厚,看起来费时间,但是易于理解,够系统,来龙去脉也清晰。看的过程中比较明白,阅读完后还会回想,心里不自觉做个总结。而这个印象会更深刻,才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别人用心写,写的也都是精华,可是那是别人经典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学习后经过自己过滤吸收后的营养。你未必能受得了。
 
学习不能急功近利。这个还真的不是快消品。
 
2012-9-219

环游世界的梦想

生命可贵,生命短暂,内心还是抛不开一些带点悲观色彩的想法。
珍惜当下吧,过好每一天,先让自己充满正能量。
 
以前总觉得自己不能很好的理解一些再普通不过的情感,最近有进步了,就算是看电影,也能理解某些角色想表达出来的细腻的内心。嗯,每天,都用心些,感受生活,理解他人,倾听自己的内心。
 
环游世界,也许是很多人都有的梦想,也是自己一直以来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换个角度,我可以先多出去走走,从熟悉身边的城市开始。那就先环游这个城市吧。先学着读懂熟悉的每一个ta吧。
 
2012-9-16
 

失恋CPR 自救手册--李开敏


 有一本书提到世上的人可分为三种:一种在与人建立关系上困难;第二种是维系关系不易;第三种是结束关系最为辛苦。
 
恋爱是关系上的高难度挑战,因为亲密关系的建立、维系,是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迈向独立的试金石,而青少年逐步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寻找自我认同时,很容易感情过度依附:"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你浓我浓,忒煞情多",却忘了这是热恋时的"部分写照";生活中大部分时候还是得回归:"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或者"海洋恋爱着月光,月光恋爱着海洋,水天相映,却遥遥各据一方"。
 
我非常喜欢长期在美国提供婚姻辅导咨商的黄惟仁博士的譬喻,他说爱情不可缺的有两部分,如同生火要有"火种"和"空气"。火种代表"自信",空气代表"自由"。失恋时这两部分多半瓦解殆尽,失去爱情勾起每个人被弃的恐惧、无助,心中自动就和"自己是个不值得爱的人"画上等号,终日茶不思、饭不想,心灵受禁锢,有如行尸走肉,还有什么自由可言?
失恋CPR自救手册希望提供一些思考方向,让失恋者重拾"自信"和"自由"。
 
失恋CPR自救术
 
压力疏解有六个要点,通过这六种方法可以适当的疏解压力。我们不妨将之模拟,失恋急救箱里也应备妥几样物品,兹举以下二类供参考:
 
(一)六帖维他命,每日定时吞服。
 
维他命A-行动(Act)
失恋最怕瘫痪不起,任何自我照顾的行动都是良药:去打球,去狂舞,去山上、海边大叫,去遛狗,去公园晒太阳,去看电影。很多人借由仪式来完成心理的哀悼,比如烧毁昔日信函,此类告别行动颇有疗伤的效果。
 
维他命B-转念(Believe)
失恋最怕钻牛角尖,特别是算旧帐,悔不当初,其实于事无补。想想情圣们的金玉良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曾经爱过,又何必拥有"、"爱情若握在手里,就扼杀了这只爱情鸟","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把美好的回忆收藏,用祝福为这段因缘画句点。
 
维他命C-倾吐沟通(Communicate)
失恋最怕自我退缩、封闭,将自己禁锢在悲伤孤单的城堡。找人说、自己写,网上和网友诉诉心声,情绪要有出口,不然会决堤。然而因为怕说了更惹伤心或"心丑不可外扬",怕别人笑话,干脆封口,殊不知说出来就是一种治疗,能说代表心理上已经可以坦然面对。
 
维他命D-转移(Distract)
失恋最怕陷在泥淖无法自拔,抽离心情的方法很多,离开伤心地去旅行,听段音乐,看看书,祈祷,或把爱转移,去帮助那些需要爱的流浪狗,去关怀身边的老人、小孩……年轻人最常用上网、电视、聊天来转移。
 
维他命E-撷取意义(Extract)
失恋最怕僵化思考,完全失去反省或在痛苦中找寻意义的能力,反省不是数落谁的错,而是能在失去后客观评估双方的成长、学习,以及可以作为下一段感情的借鉴。
 
维他命F-体适能(Fitness)
失恋最怕"虐待自己的身体",狂吃狂饮,甚至借酒药消愁。每天要想办法锻炼自己,有氧舞蹈、游泳、慢跑,强化心肺功能;做瑜珈、皮拉提斯提升自己的柔软度;举重、仰卧起坐、伏地挺身维持肌肉耐力,运动让身体释放恩多芬,加速身心复原。
 
(二)四张over止痛药膏,痛时使用。
 
失恋的痛无所不在,触景伤情,夜深时昔日光景历历如绘,真是苦不堪言,有时成了身心症,胸闷心口痛、失眠、厌食、注意力不集中等,生活大受影响,需要拿出些方法为自己减痛,简而言之,就是要接受恋人关系的终止,承认那已是过去式,over 了。然而生命可以继续它的自由丰富之旅。
 
O 以 open  (开放) 代替 obsessed (沉溺)
沉溺自苦,无法自拔,往往因为只看过去,永远都在悔不当初,只胶着在失去,难免终日丧志。试想一个开车的人不往前看,只执意用后视镜是多么危险的行为!身后美景已是过眼烟云,前窗开放的是未来的新可能。
 
开放心胸才能止痛。开放三帖:
1 找回爱自己的力量:每天列出三件欣赏自己的地方,比如「仍维持生活的常轨」、「理性的沟通能力」、「可以微笑」、「愿意自省」等。
2 保持与外界连结:跟别人分享经验,听演讲、读书,了解别人的复原历程,参加社团等休闲活动,都可以找到不同的应对方式。
3 对美的事物开放,洗涤心灵:大自然、音乐、诗词,都是疗伤良药。以先人为师"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爱的路上,潇洒走一回。
 
V 以 victory  (得胜) 代替 victim (受害)
失恋者常以受害者自居,有时以受苦做自我惩罚,有时以苦肉计惩罚对方,或企图挽回,其实失恋并非真正的问题,我们如何面对和回应失恋的局面才是考验,有些人成了受害上瘾,自艾自怜,开口闭口都是别人负他,搞悲情无济于事,只会削弱自己的力量。这样的心态对自己伤害更大,不得不警惕。
 
跨出受害角色,要靠重建认知三帖:
1 失恋并非失败。恋爱在于两情相悦,回顾恋爱中的点滴,彼此都是成人,各自有该负的责任,变调是双方的互动结果,双方都有责任学习和平分手,甚至快乐分手,过程虽痛,仍可双赢。
2 失恋调适,要建立"正向分离"的观念。也就是分手除了充满焦虑、痛苦、害怕、悔恨、不舍,它也可以是坦然、有准备、感恩和彼此祝福的。勉强没幸福。
3  看到更独立的自己。分手虽痛苦,却是一个可以自主、再学习的过程,列出复原计划和时间表,期待通过且跨越此座栅栏,战胜失恋的打击,自己在情绪及生活的独立上,会更精进。
 
E 以 express  (表达) 代替 explode(爆发)
失恋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沟通、自我表达,否则一旦落入非理性思考和冲动,或失去自我控制,心存挑衅,用攻击暴力采取报复行动,很容易铸成大错,后悔莫及。表达有各种形式,当今国际知名的创伤心理治疗专家-国际心理治疗联盟理事长,瑞士的Schnyder医师提供了一个良方,就是每天给自己20分钟书写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悲伤、自责、孤单等,毫不保留地写下,然后找一个盒子放置,这在心理上有其意义,因为受创如失恋时,很容易情绪泛滥,所以用这方法等同在时间(20分钟)和空间(盒子)上都设限,完成后就把他当成今日功课已毕,试着放下。
 
预防不当的情绪爆发,可借助表达三帖:
1 要道歉,昨日之非不要回避,坦然致歉,也原谅自己的无心。
2 要道谢,对方的好、付出,甜蜜的回忆、感情的记忆将仔细存妥收藏,感恩作为青春岁月的注记。
3 要道别,有些分手一方避不见面,或避重就轻,无法善别将留下疑云重重,好好道别则帮助双方负责地为关系画上句点。
 
R 以 respect/reevaluate/recover  (尊重反省复原) 代替 repress / regress /resent(压抑 退化 怨恨)
恋情不成情义在,失恋的警讯让自己有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核心价值,尊重彼此的过去,尊重自己当初的选择,反省亲密关系中未修毕的功课,虚心受教,如此复原指日可待。反之,有些较不成熟的年轻人,亲密关系中过度依赖,失去自我,恋人离去后彷佛也失去自己的完整性,退化到失功能的状态,或无法化解内心的怨恨,压抑郁积,让生活出现危机。
 
走出危机,有复原三帖:
1 幽默以对。研究显示逆境中仍展现韧性的往往是具备幽默感的人,不论用自嘲、自我调侃,都是一种轻松的态度,代表打破沉闷的能量。寻求其它人生乐趣,如同学聚会、运动、社团、旅行。
2 正常作息可以增加抗压能力。找出生活的秩序,失恋常会瓦解我们生活动力,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生活优先级要重新列出,尝试拓展生活圈,给自己复原订出目标和计划,逐步向前。
3 尊重生命的不完美。勇于自我修正,以正向思考、心存感激、超越往昔的自己,迈向更平衡成熟的两性关系,和更健康的人生哲学。
 
如果每日都服用以上综合维他命,代表你看重自己,也有能力照顾自己,复原指日可待,伤痛膏药针对"over"的结束之痛提出疗方,要随身携带使用。
 
最终,失恋会是让你更成熟、更独立的一段插曲,你终会回到生命的基调中,继续完成属于自己的乐章。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多吃点长胖点

谁说多吃点就长胖点,忽悠,还不都拉出来了。
除了加重胃肠负担外还能有什么作用!
浪费粮食。

时光和生命

时光和生命的可贵    
时光和生命的美好
 
职来职往 110415 一个女生讲到了512给自己的感触。
120913期,又来了一条汉子,08年作为一名志愿者,在那里呆了三年,算下来,应该和我一年毕业的。能放下一切,放下当时所有毕业生的迷茫,对未来在社会上大干一番的向往,真正的到了四川,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2012-9-16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放眼未来,用全息的方法选股-- 2007-07-26 徐小明

    一片落叶而知秋,是自然的全息。股市当中运用全息的,是"百年一人"。他没有收徒,与我也不相识,但我敬重他为启蒙恩师。全息,何为全息?文字解释:包含全部信息。
 
    透过一个点,而知全部信息。
 
    我们把近期市场放在一个最热的板块,那就是地产板块;我们把地产板块放在最热的一只股,那就是万科。所以,透过万科,我们可以看到地产,看到近期的大盘。
 
    把各个行业中,业绩最好的,影响力最大的龙头找出来,放在自选股里。就能做到知一点而知全面,即全息。
 
    地产龙头万科,复权之后,站在了1000元之上;酒水龙头贵州茅台,复权也在600多;苏宁电器、三一重工等等等等。
 
    这种方法选股,是那么的简单。但实战效果却非常的好。

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

【博弈论】前三讲的笔记

Lecture1: 
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博弈论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接着介绍了其中的一个矩阵的分析方法。 
请注意课堂黑板笔记,在课件文件夹中 
GAME1: 
你和你的对手两个人参与的游戏,游戏的结果取决于你和你对手各自的选择,只要确定了选择,结果是一定的。 
第一回合:双方都是正常情况。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答案是所有同学的共识,但对有利的定义有一定的分歧。有些人考虑的是绝对的结果;而有些人则考虑在各个选择间结果的变化幅度;有些人则侧重于将自己和对手的结果综合起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在这个例子中,教授由于教学目的,偏向的是考虑绝对的有利于自己的结果的那个选择。(通过整个章节,我认为在此是教学目的)。这个结果被认为是优势结果。而事实上,当将两个对手综合起来看,如果你的对手处于相同的目的选择了和你一样的结果,那么对于你来说,你没有得到最大的利益,虽然从图表上看这个利益也不算最糟糕。也就是说,你的决定导致了你无法得到最大的利益。 
教授因此引出了第一个观点:不要选择对你来说非常有利的选择。 
而他的第二个观点建立在第一个观点上:你选择对你有利的选择其实会导致一个糟糕的结果。 
第二回合:出现了所谓的天使情况(内疚) 
这个我认为是教授加入的一个可变因素。这个可变因素其实不影响选择的优劣,但是影响你在得到结果后自身的反应,事实上你的反应不影响你的对手的结果。换句话说,相对之前的选择没有结果和本质变化,只有你的感觉的波动。(就像你花2000快买个ps3和买个二线品牌手提袋的区别)。如果将这反馈到你的选择上,可能会影响你做出判断。 
教授因此得出了第三个观点: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的,所有的选择都是盲目的。 
第三回合:我扮演恶魔(唯利是图),对手扮演天使(有内疚) 
通过矩阵明显的看到,alpha依旧是一个优势选择。 
第四回合:我扮演天使,对手扮演恶魔。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alpha不在是一个优势选择,但是,由于对手的臭名昭著,我知道他会选择对他有优势的beta,所以我选择了alpha,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选择alpha比选择beta结果要好。 
教授因此得出了第四个结论: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五个结论:耶鲁的学生是邪恶的(搞笑是教授的必要品质,呵呵)。 

Lecture2: 
首先是对Lecture1的一些简要的复习,包括其中的五个重点point。 
接着是一个符号的定义。大家可以留意lecture2的课堂笔记中所记载的东西。这些只要看了就可以明白,笔记上也有注视。 

接下来是一个通过举例说明的定义:无论对方选择如何,你选择S1都比S2强,那么,S1就是S2的优势选项。 
注意点如下:在一个完整的策略中,可能会有绝对的优势选项(在所有选择中最优),和相对的优势选项(相对于有些选择最优,但是不是对全部选择最优),也有可能会出现无最优选项。 

随后是另一个关于汉尼拔军事选择游戏所导出的结论: 
游戏特点:你和对手的选择余地是相同的。并且你有明确的目的性。 
1:在所有可能选项中,当你选择S1,对方选择S1以外策略的结果不会比你随意选择策略而对方选择S1以外策略的结果差的时候。 
2:在部分可能选项中,当你选择S1,对方选择S1以外策略的结果比你随意选择策略而对方选择S1以外策略的结果好的时候。 
在1,2两种情况下,S1会是一个相对优先的选择。 

最后是一个关于上周数字游戏的总结。 
在这个游戏中,出现了一个递阶的理性选择这个概念。你的选择是理性的,但是你的对手同样是理性的。那么毫无疑问,你可以预测你对手的选择,当然,你的对手也可以这么做。在经过重复多次的理性思考以后,毫无疑问,最后的选择将会是1. 
得到这样的结果需要很多前提,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绝对理性的。也就是教授在课堂中用到的common这个词。 
common这个和mutual有一定的区别。教授在最后用了帽子游戏来说明两者的区别。mutual knowledge的含义是我在看到对手时知道有对手这样的选择存在,但是对手知道我什么我却无法了解。而common knowledge的含义是我知道对手所知道的,也知道对手知道我所知道的东西。换句话说,没有秘密。 
最后游戏的结果是9,毫无疑问,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这个不是绝对理性的环境,也就是说关于数次不停的博弈得出结论的理性做法不是一个common knowledge。 
课程大概到此结束。 

课后总结:本节我们学了一点基本的术语和符号,也探讨了在没有绝对优势选项情况下的选择。最后还探讨了common knowledge的问题。 
当common knowlege环境建立的时候,所有的选项似乎都会只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理性的,也是可以被预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市场上许多技术成熟的低门槛产品会利润比较低,而高科技产品技术比较高的原因。类似的例子在身边还是很多的。

第三课 
在这课中我们将接触到两个事例,两个都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同样,如果一个游戏有了现实的意义,那么参与者本身就是一个变数。在分析一个复杂的情况时,我们习惯于先成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这个模型的变化情况,然后再逐步添加其他要素,丰富这个模型。 
在第一个选举的游戏中,我们暂定的变化要素只和你选择的位置有关。规则在黑板笔记上有了详细的说明。 
首先的问题是有没有绝对最佳选项?没有。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如果对方随机在这10个位置中进行选择,那么你准确做出对你有利的选择的可能性没有对方足够理性下你做出有利选择的可能性高。这个可能成为现实吗?我们在通过博弈论导出答案后回头再来看这个问题。 
由于没有好的绝对选择,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比较座位的方法来尝试找出一种趋势。根据我们的罗列(参考课堂笔记),我们可以看出选择2号位置好于选择1号位置。可以说2号位置是1号位置的相对优势选项。那么2号位置相对于3号位置的结论那?通过罗列我们发现3号位置不是2号位置的绝对优势选项。 
看来我们没有找到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们肯定了2号位置比1号位置好,很显然,我们可以将1号位置剔除出我们的选择范围了(同理我们可以将10号剔除)。让我们看一下现在的位置情况。位置为1-10号不变,但是合适的选项为2-9号。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排列,只有2-9号的排列。我们可以通过罗列的方法看出3号是2号的绝对优势选项。 
得出这样结论需要注意的重要点有以下几个: 
1:我们参考的位置从1-10号10个位置变为了2-9号8个位置。请记住,1号位置在我们的考虑中被完全剔除了,它不存在了,不论任何情况都不会选择它,它被隐藏了。 
2:1号位置事实上是存在的,只是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内,这点非常重要。 
2号成为了这个可选范围内的新的牺牲品,3号是2号的完全优势选项。我们剔除了2号,和先前的类似,我们的选择范围再次缩小变成了3号到8号。 
同理,我们逐步逐步缩小,最后得到了5号和6号。 
看来这就是我们最后的结论了。 
得出这个结论看似有些断章取义,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视了一些可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相对可能更好的选项。我们主观的认为这些特殊情况不会被采用。在这种看似合理,却又有所矛盾的背景下。我们最后得出了5,6两个位置。 
但是,事实上,我们通过罗列也可以看出5,6是最好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5,或者6的时候,他至少处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对手也选择5,或者6。至少它成功的机会为80%。 
这是不是必然?我并没有找到证据。课堂中对5,6的选择来源于一步一步的推理和剔除。而我的5,6结论来源于罗列。课堂问题并不是无懈可击,但是弱点之处确实有待进一步分析。但是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大规模演算,比较方便处理大规模的数据。 
而我的方法确实比较繁琐,不适合大规模的数据。 
但是两者却有了惊人的相同结果,这个是必然的吗?看来还需要考虑。 
先写到这里,大概40%吧,晚上接着更新。 
继续自己的更新 
我们来进入第二个游戏,最佳进攻方案的选择。 
游戏规则依旧请查看课堂笔记部分,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 
这个游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你的选择和你对手的选择无重复点。 
2:你没有绝对的优势选项,你对手也没有绝对的优势选项。 
3:建立在第2点的基础上,判断对手的选择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3个特点是游戏本身所具备的。 
进入分析阶段。 
课堂中对你的选择的预期收益的计算是通过当你选择UP时,对方可能选择L,R两个中的一个,那么各取50%,综合起来作为你选择UP时的收益。在对待Middle和Down时同理。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选择Down的时候相对的收益最高。 
很明显,这样的分析有局限性。它几乎避开了考虑对手选择的可能性,完全由自身出发,考虑了一个相对的结果。但是,我要指出的一点是,这样的选择不见得是糟糕的。事实上你选择Down的时候,当对手选择L或者R时,你都将获一个相对其他选择中等的一个结果,不是最好,也不是最糟糕的。而不论你选择U或者M的时候,好消息是你都将有50%的机会去天堂,坏消息是50%的几率你会去地狱。 
因此,就这个游戏来说。我们完全考虑自己的情况下,得出了一个相对中性的结果。 
课程接着介绍了一个将问题模型化的方法。通过图表。 
在一个类似矩形的图形中,左侧纵轴代表选择对手L时你的收益。右侧纵轴代表对手选择R时你的收益。底侧横轴代表你对对手选择R的可能性的评估。左侧为0%,右侧为100%。并且构筑了一个函数图表。从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在你对对手的可能性做出一定估计以后,你可以做出相对比较合适的选择。 
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你对对手评估的方法不在这个分析方法中,也就是你凭空给了这个游戏一个条件。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知道,这个游戏的模型函数不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收益不会随着自己对对手的猜测而成线性变化。 
综合两个方法,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你无法通过已有的条件得出对手的可能举措,也就是说,你所有的对策都是建立在一个有一定假设的基础上的。如果要我说的话,我想把它归咎成为是一个"防守游戏",即一个你没有主动权的游戏。对手可能会有与你相似的问题,但是很遗憾,从各个方面来看,你的选择都取决于你的运气。 
以上只是我的课堂笔记和一些初步的想法。 
第三课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有太多的问题值得考虑。 
比如:更改几个数据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理论上的选择?如果多几个选项,函数的图表如何建立?重复的博弈会不会是一个智者一步一步走向愚蠢的过程?等等等等,太多了,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帖。 

【徐小明】炒股的四个境界

这是我认为的炒股四个境界,大家看看自己是哪一个:
1、  心随股价波动而动
2、  心不动,任凭股价波动
3、  用心契合着股价的波动
4、  用心导演着股价的波动
 
 
点评
    如果你是第一种股民,你要考虑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在这个层面的操作者,股票对你来讲是个双刃剑,时而带给你快乐,时而带给你烦恼。对股价的敏感程度最高,受影响程度也最大,导致股价一动就乱了方寸,每次盈利都急于获利了结,每次亏损都心存幻想,最终导致小盈而大亏。甭管你有多少年的炒股经验,甭管你是否曾经辉煌过,心随市场波动而动的,就代表你还没有迈入股市的正确之门。(这第一种人群占绝大多数)
 
    如果你是第二种股民,基本上对股市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了,你已经踏入了股市的正确之门,市场对你的影响变得很小,这个时候你的决策更客观,迈入了盈利的少部分人群。你需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交易方法和思想,使得交易系统直到程式化。
 
    如果你是第三种股民,你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境界,明白了判断分析的极致不过是简单的哲学的开始,因为股市永远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只能契合,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赚市场留给你的属于你的那一部分。
 
    如果你是第四种,就不能称之为股民了,市场有这样的人,但极少。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转】下一个冬季

出发时,车上只有三个人。五个半小时的路程,颠簸着开始下一段生命。

和上次不同的是,车载电视换了内容。昏昏欲睡间,有一眼没一眼的瞟着那些假兮兮的表演,却听到那首歌时,突然的心如刀绞。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
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
虽然迎著风,虽然下著雨,我在风雨之中念著你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
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
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
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今日一别,相逢何期。

那个冬季即将消融的时候遇到你,便一同迅速的度过短暂的春,夏初时节,我便离开,到另一个城市郁郁寡欢的消磨着所谓的事业。直到一年后的第二个夏季,我再次回到你的身边,再次迅速的度过这个短暂的夏。

七夕那天晚上,我们得知即将再次迎来分离。

你沉默着,我却依旧没心没肺的笑。

直到日子一天天的溜走,我发现心中恐慌也在一天天增长,几乎不可遏制。

离开你的第一天晚上我们便吵架,是几个月来最凶的一次。第二天你乘车过来看我。赌气不接你电话,不回短信,你竟也找到了我的住处。痛哭一场。

你请假,换班,宁愿过后再不眠不休的补班,陪我奔波在外,寻找住处。你让我休息自己去拥挤着买票,帮我打电话询问各种问题,吃饭时细心的帮我布置好一切,走路时自然而然的接过我的挎包,再自然而然的把我护在臂弯。

你比我还小两岁,多数时间却还是你照顾我。

不是没有独立的能力。直到现在我还认为,出门在外的经验也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好,你都不如我。毕竟我曾一个人背包走过大江南北。而坚强、倔强、自立、清冷如我,原本最怕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甚至连吃别人一颗水果糖都要纠结半天,盘算着怎么还回去的我,从何时起,竟也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你所有的好呢?

罗切斯特先生对简·爱说过一句话,亲爱的简,你的恩惠,我一点也不觉得是负担。

初读时年岁还小,虽然模糊的能够理解,却从没像现在这般感同身受。

严格说来,我们相处时间并不长。除去刚认识的两个月,也就是刚过去的两个月。中间的一年多时间,你玩笑着说,我们更像是网恋。只是,网恋没有那么多的车票。从今以后,我们还将继续网恋,直到——大约会是在冬季。

认识你的时候我已经在心安理得的做着自己的剩女,遗憾却不无轻松的认为,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嫁人了。然而你打乱了我画好的人生轨迹。那个晚上,原本只是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却在看到你的瞬间,心便知道,故事开始了。

我们的进展迅速到我以为会是一场闪婚。所有的人都不假思索的断言,我遇到了一个花花公子型的情场老手,不然27岁了还没有恋爱过,见到异性都会想要躲开的我,怎么会在十天内缴械投降。

我也不知道。却只是本能的认为,就是你。

但凡女生,总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小小幻想,甚至以前遇到的每一个人,在世俗的眼光看来,都比你好。但每次想到你拥我入怀,说:"不要担心,交给我吧",便觉得,这辈子就是你了。

谁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我的任性与无理取闹,谁又能抗下所有的难处,只为让我过的轻松一点。谁能始终如一的尊重我,保护我,相信我,需要我,谁又能从一开始就为两个人的未来规划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着,不在乎其中横亘了千难万险。

也许你什么都没有,没有那些世俗眼光中所看重的一切。但你有我想要的,我在意的。这便足够。

这便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得意的一点,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在意的,就算价值连城,亦弃之如履。所以我错过那么多优秀的男生,过尽千帆皆不是,最终等到了你。

原来,果然那些流传的,以过来人的口气苦口婆心的讲述的情感秘籍,半数都是不可靠的。就如同那些断章取义的励志故事,假兮兮的只能是故事。

时间、空间、全世界的反对。

They said this love was the impossible kind

然而今天站在一起,当初的那些阻挠的人们也不禁感慨我们的不易。

we were strong enough to fight for this life

过去不易,即将到来的五个月,更加不易。

但,

now I'm happy I stood up for so long
And baby this is where our story starts



离开你的第一天,谨以纪念。

正如今天中午你对我说的,离开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你需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下一次重逢,在冬季,伴君踏雪寻梅。

2012年9月13日星期四

转-当今医院的讽刺

医院院长电脑坏了,拿到一个大修理店去修。
修理店接待人员:"OK,开机费50元"
医院院长: "为什么还没修理就要先交费"?
修理店接待人员: "我们修理店的制度就是这样,你们医院的挂号费,不是没看病之前就要交吗"?
医院院长无话可说,只好交了50元。
修理店接待人员问:"你好,请问你的电脑出了什么问题?"
医院院长:"就是没有反应了,声音图像都没了。"
修理店接待人员:"看来你的电脑是内部出了问题,那你要看内科,再请问你要看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修理费是工程师加收20元,高级工程师要加收30元。"
医院院长:"不就是修电脑吗?修好就可以了,我管他什么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
修理店接待人员:"不一样的,高级工程师水平高,什么疑难问题的电脑都能修理好,修好的返修率也明显低于工程师,但是修理费相对高一点,所以这个由顾客您自己选择"。
医院院长:"我的电脑应该不算疑难杂症,就一般工程师就好了"。
修理店接待人员: "那好,请你先交20元修理费"。
医院院长: "为什么还没修理就要先交费"?
修理店接待人员: "我们修理店的制度就是这样,你们医院不是没看病之前就要交吗"? 
医院院长无话可说,只好又交了20元,将电脑抱进修理店,来到了工程师的工作。工程师问了一下电脑的情况,先开了三个付费单请医院院长交费:
一、万用表测量费20元;
二、示波器测量费50元;
三、扫频仪费80元。
医院院长惊问:"为什么要顾客出这个测试费,这不是方便你们修理工程师的吗?"
工程师:"没错,我们的工程师以前也是靠"望、闻、问、切、听",凭经验修理,可是现在科学发达了,什么仪器都有了,修理时做了测试会比较准确,也能测试出目前暂时还没有显现的故障出来。而且,我们买这些仪器仪表要花费大量资金,所以我们要收一些合理的费用。你的还好,没有用到更多仪器,上次一个客户送一个电器,我们用了网络分析仪测试天线抗阻,测试费就是150元,人家也是测了。我们会尽量替顾客着想,尽量少一些测试,为顾客省钱。当然你也可以坚持不测试,但我们修理时,可能会判断错误将好的零件换掉,给顾客造成不必要的费用。也可能修不好你的电器,最后耽误你的时间。"
 医院院长只好先交了150元测试费。 工程师经过半个小时测试,用打印机打出一张线路图,发现是一个三极管烧了,他花几分钟,换了个二元钱的三极管就修好了电脑。
工程师把打印好的线路图塞到院长手中后开了一张缴费单,叫医院院长去交8元打印费。院长不解的问:"打印费也要我出啊?""是的,这是店里的规定,打印费由顾客出,那张图不是给你了吗?""可我看不懂啊,要这张图干啥?""你们医院给病人做B超,打印的绘图病人也看不懂啊,不照样是病人出钱吗"?
医院院长无语,只好去交钱。
最后,工程师对院长说,我们店实行电脑管理,请你去提货柜台提货。
提货柜台打了一个修理清单给医院院长交费,缴费单上写着:"据物价局规定 
,我店实行分项收费,做到使顾客明明白白消费。你本次修理收费如下:
35W白光牌烙铁使用费(拆焊各1次):10元;
一次性烙铁头清洁棉: 2元;
吸枪使用费1次:5元;
φ0.8环保锡线10g :5元;
2N1234三极管1个 :2元;
剪三极管管脚斜口钳使用费:5元;
焊接后清洗焊盘洗板水费:5元;
拆焊三极管、清洗焊盘等人工费: 20元;
合计:54元"。
医院院长看了差点晕倒。医院院长的修电脑共花了282元钱,只换了一个价值二元的配件    注:请大家转发所有的群:极积反映医院收费情况 ,希望中国医疗有关订制改革,真正帮到百姓! 看完了,请朋友想想,中国的医疗是不是最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