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生命的意义在长度更在广度

缩头乌龟百寿安逸空虚度,冲天将士英年早逝堪辉煌 
    ——生命在长更在宽 
    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获得了这独一无二的属于每一个人的只有一次的生命,是立足于"养"它,还是要"用"它?对这个问题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是最好的回答。一次,巴尔扎克心脏病发作,他问医生:"我还能活半年吗?"医生摇摇头。"至少6 天总可以了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 卷校订一下。"医生的回答是:"你还是马上写遗嘱吧。"面对无情的病魔,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2 至14 个小时,把医生认为6 天都没有的"弥留"期延长了20 多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当他离开人世时,留下由96 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我们从巴尔扎克身上既看到了人的生命潜力的巨大,也看到用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就要用好自己的生命,哪怕是个残疾之躯,也要高质量地活着,让有限的生命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力量。 
    德国探险家约亨• 哈森迈尔十几岁就喜欢水底洞穴探险,有一次,他受美国电视公司委派在奥地利的沃尔夫冈湖底拍摄时遇险,导致身体高位截瘫。 
    这时他本来可以心安理得地躺在家里休息,什么都可以不干,什么都可以不想。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为了探寻人们未曾到过的领域,他请人制造一艘只能乘坐一人的潜水艇,开始孤身一人在湖泊深处探寻。他先后发现了二百多个洞穴和洞穴延伸,为人类揭开了幽深水底的奥秘。约亨• 哈森迈尔不停地拼搏,是对生命的最好延长。如果为了延长寿命而停止了工作,则恰恰是缩短了寿命。 
    生命的质量不仅在于延长,而且在于加宽。让生命加宽,就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事,一天干两天的活;让生命加宽,就是把闲聊的时间利用起来,把零碎的时间集中起来,把"一用"的时间"二用"起来。
人们上班时间的工作状况可以说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各自成长和发展大相径庭呢?那主要是业余时间造成的。有的人把业余时间完全用于吃喝玩乐,结果成了一个"玩"家子;而有的人在业余时间却学了许多东西,干了许多事情。不能说这种人就与吃喝玩乐无缘,也吃了,也喝了,也玩了,也乐了,但他们能有所节制,不至于被玩的洪流所淹没,而从中挤出时间做了些正经事,甚至在吃喝玩乐之中都在观察、思考,受到了某种启发,得到了某种教益。作家并不是拿起笔写才叫工作,平日里从眼睛一睁到睡觉熄灯,可以说都处在创作的状态之中,像海绵吸水一样在吸收着、积储着,像蜜蜂采花一般在采撷着、酝酿着。真正的作家是无所谓上下班,也无所谓离退休的。他们不是响应号召才去"深入生活"的,对于他们,到处都有生活,时时处处都在生活之中。社会学家并不是专门到某个社区才搞社会调查,他逛商店、买菜、探亲访友,可能也在观察和思考着某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好的领导干部,并不是专门到哪里视察才解决问题,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可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关键在于你是否是个有心人。同样都是用脑的事情,也可以从这个领域换到那个领域从中得到休息。马克思在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时,以演算数学题作为休息。华罗庚研究数学时,又用看武侠小说和写旧诗词作为休息。 
    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不同,可以交替使用。交替使用可以在多方面取得成就,也是让生命加宽的有效途径。 
    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而不在活了多少年。用好生命,就是对生命的积极消费,如果吝于消耗,把生命的活力一味地加以收藏,这就同守财奴把金钱埋在地下,舍不得使用是一个道理。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像乌龟缩在甲壳里,只能充当人类财富的消费者,这样的人即便活上200 岁又有什么意义呢?刘胡兰只活了15 岁,但她"生的伟大,死得光荣";雷锋仅在人世上度过了21 个春秋,但他的思想、言行却成了一代楷模。积极地消费这属于自己的生命,就是一种健康的人生观。不论让生命延长或者加宽,关键在于要提高生命的质量。 
    在此,把笔者的一首诗赠给读者朋友:人生苦短,在自己的哭声中,攥紧拳头来到世界(全世界都是我的);在别人的泪水中关闭眼帘撒手而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请问,中间的岁月你将如何把握? 
    摘自《观念定成败:决定你成败与命运的16堂课》 
    作者:张守富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